以下是含有北榮新竹分院的搜尋結果,共16筆
曾犯下殺人未遂案件的63歲李姓男子,28日中午在新竹縣橫山鄉南坪古道,持刀械及榔頭作勢攻擊往來人車,企圖阻止山友車輛上山,警方獲報到場,李男還持刀械向員警逼近,員警情急之下朝李下肢連開6槍,李男雖中彈,但急救後生命徵象穩定已轉往林口長庚。據調查,李男近期疑似住在古道旁的涼亭,可能認為該處是他地盤,才出現攻擊行為,全案由警方調查中。
有殺人未遂前科的63歲李姓男子,不明原因於今天 (28日)中午於新竹縣橫山南坪古道,持刀械及榔頭揮舞作勢攻擊,企圖阻止車輛上山,警方獲報後,李男持刀械向員警逼近,員警情急之下朝下肢連開6槍,李男中彈後於送醫途中一度無呼吸心跳,急救後生命徵象穩定已轉往林口長庚。
1名67歲男性常年鼻塞,季節轉換時期,鼻塞症狀加劇,患者本身有規律使用過敏性鼻炎鼻噴劑及口服藥物治療,但由於鼻塞困擾太甚,該名患者日前到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耳鼻喉科接受檢查,發現除了鼻過敏的影響,嚴重的鼻中隔彎曲才是造成他鼻塞的主因。經內視鏡微創手術的處理之後,該名患者不再受到鼻塞的困擾。
尖石鄉司馬庫斯5K處26日上午近10時發生吊車翻覆至邊坡意外,事故造成車內2名乘客OHCA,新竹縣政府消防局接獲後派遣田埔及尖石分隊3車6人前往救援,兩人已分別送往竹東台大、北榮新竹分院急救。
有一行11人登山團隊20日前往尖石鄉馬胎古道,當天下午66歲女山友在登山時疑似中風,雖對聲音有反應,但情況令人憂心,新竹縣消防局接獲通報後,派遣橫山分隊2車4人前往救援,初判生命跡象穩定,並以SKED擔架與人力背負的方式協助搬運患者下山,送往北榮新竹分院進一步治療。
家住新竹縣五峰鄉的50多歲王姓男子,胸痛2天皆未就醫,日前工作中突然倒地失去意識,新竹縣消防局透過電話指示家人馬上進行心肺復甦術,救護人員趕到現場後接手後續急救,心電圖檢查確認是心室顫動,立即電擊並轉送至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急診醫護團隊接手協力搶救病人,醫師緊急插管給藥並再次電擊,心電圖終於恢復正常心律。
70歲王先生10年前發現糖尿病,2、3年後血壓也漸漸高起來,開始有微量蛋白尿,並未特別在意,飲食也未有節制,5年後發現腎功能指標肌酸酐開始上升了,泡泡尿變得明顯,腎絲球過濾率只剩30,才驚覺腎功能下降已經不可逆了,10年後的現在已經發生尿毒症,進入洗腎狀態。
藥學系學生修習中藥課程,需實習160小時,實習場地由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遴選,新竹縣市原有7處中藥實習場所,其中6所為社區藥局,1所為地區醫院,近日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通過認證,成為第8所也是竹縣市唯二合格中藥實習醫療院所。
67歲女病患因上腹不舒服,看到肉想吐,胃口差,體重直直落,到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經肝膽腸胃科求診,醫師安排抽血及糞便檢查,發現病患血色素僅有8g/dl(正常為12-16g/dl)、糞便潛血反應也是陽性。進一步抽血檢驗發現該病患因缺鐵性貧血合併維他命B12缺乏之惡性貧血。
新竹市晴空匯社區大樓26日發生火警,火勢雖快速撲滅,但燃燒管道間電纜產生大量濃煙,在消防隊員盡力搶救下,所有住戶均平安疏散,但有兩名住戶因感覺呼吸不順,前往北榮新竹分院急診,經檢查評估後排除一氧化碳中毒,無大礙,已返家休養。
水煮蛋在全民瘋「增肌減脂的時代」成了大家飲食中的必備食物,這股風潮也吹到了退休樂齡族,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營養門診曾經有位諮詢肌少症怎麼吃的68歲奶奶,她跟小孩一起用2顆水煮蛋加一杯無糖豆漿作為一天養生飲食的開始,試行了一段時間仍覺得衰弱無力,因此求助營養師。
80歲的陳奶奶下背痛合併右腳麻痛已近半年,至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就醫治療,在醫生詳細診治及評估後,發現是腰椎第三、四、五節滑脫合併右側神經根壓迫所致,在與病患及家屬詳細討論後,陳奶奶決定接受微創內視鏡融合固定術。住院首日進行手術評估與準備,隔日手術順利進行,術後便能穿上背架、下床走路,最後於第5日出院回家。
尖石鄉司馬庫斯櫻花季從2月10日至3月10日,目前車輛入山登記已額滿,鑑於2月21日發生某賞櫻旅遊團食用外帶食品、多人食物中毒的事件,新竹縣衛生局提醒登山露營民眾,針對外帶食品出遊,若無法確保食品保存溫度,可攜帶乾糧、穀物棒等可於室溫保存之食品,以防止食品腐敗造成食物中毒。
台中某旅遊團21日前往尖石司馬庫斯賞櫻,當日下午4時許多名團員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新竹縣消防局及衛生局協助將11名有症狀的民眾,分送竹東鎮的北榮新竹分院及台大竹東醫院就醫。22日上午已有10人出院安全返家,剩餘1名61歲女性因腹瀉次數較多,且有輕微發燒但意識清楚,仍住院觀察中。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去年與國立清華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攜手合作,開展一項創新的教學課程,專注於社區和偏鄉醫療實務,讓公費醫學生第一學年就在偏鄉社區醫院見習,深入瞭解未來畢業後的工作環境。
在台北榮總擔任醫務企管部主任的神經科醫師彭家勛,剛拿下衛福部最新112年「衛生福利三等專業獎章」,帶著一身行政專業和醫者仁心,改善偏鄉醫療,也在新冠疫情期間建立兒童綠色通道、車來速篩檢站,他說,即使擔任行政職多年,但醫療仍是他人生最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