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小米粽中毒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十大創意粽口味大公開
前總統蔡英文2021年拍板開放萊豬進口,時隔3年多,賴清德總統任滿1年之際,接連3批萊豬叩關,都是來自澳洲同一製造廠,令人不禁懷疑是「試水溫」。近年國內食安事件連環爆,從台糖豬瘦肉精疑雲、蘇丹紅辣椒粉輸台,到寶林茶室邦克列酸中毒、台東小米粽中毒事件,讓國人一再對食安投下「不信任票」。
2025一開年就爆發「饗饗」集體食物中毒案,共計59例通報。事實上,2024年起陸續爆發大大小小的食安事件,其中又以寶林茶室中毒案最駭人聽聞,共造成6人死亡、24人受害,儘管今年1月21日偵查終結起訴5人,但最終仍無法找出致命的邦克列酸菌來源,以懸案了結。毒物專家告訴CTWANT記者,「這是刑案現場啊!但一開始以食物中毒規格蒐證,所以沒有保全太多證據,自然查不出結果!」
國內陸續發生食安事件,從年初的寶林茶室到下半年的小米粽中毒案,都能在媒體中見到顏宗海的身影。來自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的他,積極傳授民眾正確的飲食觀念,包含媒體解惑、衛教活動、文章撰寫等,今(18日)獲頒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期盼繼續為國內醫療衛生政策盡一份心力。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今(2024)年9月中旬爆發小米粽中毒案,造成12人送醫,其中4人死亡,目前僅剩一名53歲楊姓女子未恢復意識,持續在院治療,生命徵象穩定;而毒源「有機磷托福松」至今尚未釐清,案件陷入膠著。
台東縣部落發生食用「蝸牛小米粽」後的集體食物中毒案件,造成12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食藥署日前公布蝸牛小米粽中驗出劇毒的有機磷農藥「托福松」,其中小米檢出濃度最高。疾管署24日也公布最終的人體檢體檢驗結果,送台大法醫所及台北榮總毒物中心的11名個案,血液與尿液檢體中均檢出托福松,本案人體檢驗已告一段落。
台東縣金峰鄉小米粽中毒事件讓小米食安引發關注,間接影響部落觀光,海端鄉傳統市集攤位上也少見小米產品,部落族人強調小米無毒安全,也有旅遊業者帶遊客實際到延平鄉鸞山部落體驗搗小米麻糬,增加民眾對於部落農產品信心。
台東縣賓茂部落小米粽中毒案釀3死悲劇,小米粽被驗出劇毒農藥托福松,衛福部昨表示,由於小米粉的托福松濃度過高,合理推測不是種植小米時天然帶入,只剩下誤用、蓄意添加兩種可能,甚至有醫生認為整起事件人為下毒可能性非常高。但菜農林佳新今天強調,托福松只要1公克,光氣味就令人作嘔,除非下毒的人沒頭腦、吃的人沒嗅覺或失去味覺,否則不可能刻意下毒殺人。
台東賓茂部落小米粽食物中毒案釀3死慘劇,昨(21)日有重大進展,食藥署公布,在首例死者家中殘留的小米粉,驗出高達1323mg/kg的托福松,與前天的食材檢驗結果相符。由於小米粉托福松濃度過高,合理推測不是種植小米時天然帶入。台東地署主任檢察官陳妍萩今天(22日)表示,此案已列為「他字案」偵辦,並加派1位檢察官。
台東小米粽中毒案累計3人死亡,專家指出,有機磷殺蟲劑在醫院收治的中毒病患中,多數是蓄意服用,這類病患死亡率約15%,老年人死亡率較高,約20%,提醒民眾農藥應妥善存放於工作場所,避免放在家中,且應標示清楚,以防誤食。
台東金峰鄉爆發疑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造成12人送醫,已造成3死,經檢驗確認蝸牛小米粽檢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並在最早死亡曾姓阿嬤家廚房找到已開封的芬普尼除蟲劑;知名法醫高大成以目前資料推論,應為阿麼誤用誤食,阿嬤想自殺或有人故意下毒機率很低。
台東縣金峰鄉蝸牛小米粽中毒案從中驗出有機磷托福松,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其中「小米」托福松高達405 mg/kg,一般濃度範圍0.01-0.51 ppm (mg/kg),等於超出794倍。
小米粽食物中毒案釀3死,衛福部今公布托福松定量結果,在小米粽的食材中,以小米檢出濃度最高,達405mg/kg,其次則是內葉150mg/kg。此次托福松超標的數值,與過去後市場稽查結果差異大,光小米濃度,就比後市場檢出超標的的最高濃度(0.51mg/kg)高794倍。住院的6人中,已有2人轉出加護病房。
台東縣昨(18)日爆出食用小米粽後食物中毒的事件,衛福部今表示,粽子檢體中驗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目前已釀3人死亡。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有機磷殺蟲劑中毒症狀包含瞳孔成針狀、昏迷、口水多、痰多、呼吸或嘔吐物中有濃烈農藥味,一旦中毒,送醫需趕緊插管。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主秘蔡韙任也解釋,托福松毒性強,只要0.6到1公克就可能致命。
台東蝸牛小米粽中毒案,造成12人送醫、3人死亡。衛福部今(19)日公布檢驗結果,於食材檢體中確認驗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對此,醫師表示,有機磷為台灣毒物諮詢中心諮詢第1名的農藥,嚴重恐導致心臟衰竭及肺水腫而死亡。並列出疑似中毒時的7步驟處理,其中要注意不可催吐,因患者往往已陷入意識狀態改變,恐產生吸入性肺炎風險。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18日爆發疑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當前矛頭均指向死者曾姓婦人包製的「蝸牛小米粽」。最新消息指出,曾婦僅食用部分蝸牛小米粽,剩餘部分餵食犬隻,等於人狗分食同一塊粽,但卻是「人亡狗活」,詳細中毒原因尚待調查釐清。
台東金峰鄉南迴線一帶的賓茂及壢坵部落發生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造成12人送醫,其中令人遺憾的是,其中有3人不幸身亡。根據了解,這些人都曾食用「蝸牛小米粽」。法醫高大成教授表示,蝸牛本身可能並非造成中毒的主因,事件背後可能另有隱情。
台東縣金峰鄉部落今天凌晨3時50分傳出集體食物中毒,目前造成3人死亡、4人病危、5人不適送醫,初步調查後,家屬表示可能是今晨1時許親友吃了死者83歲劉姓阿嬤包的10個「蝸牛小米粽」。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蝸牛有許多寄生蟲,但寄生蟲感染不會死這麼快,懷疑背後還有其他原因。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村出現集體食物中毒共12人送醫其中3人死亡,台東縣衛生局早上緊急返回賓茂村採樣,包括採摘阿拜(小米粽)中所需的葉子,俗稱「血桐」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