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懼統的搜尋結果,共16筆
大陸國家宗教局日前公告《宗教教職人員網絡行為規範》,明定適用範圍包括境外教職人員。內政部提醒宗教團體與相關人士,務必審慎評估到大陸的風險。不禁令人想起,去年起多位一貫道道親在大陸被捕事件,宗教界赴陸「風險」問題確實值得關切。
大陸國家宗教局日前公告《宗教教職人員網絡行為規範》,明定適用範圍包括境外教職人員。內政部提醒宗教團體與相關人士,務必審慎評估到大陸的風險。不禁令人想起,去年起多位一貫道道親在大陸被捕事件,宗教界赴陸「風險」問題確實值得關切。
一提兩岸和談、簽署和平協議,就必然浮現當年的反共宣傳:「絕不能與中共和談」「戰場上得不到的,共產黨就會在會議桌上取得」「當年在大陸就是一路打打談談,把大陸談丟的」「和談是共產黨的騙局,絕不上當」所以誰主張和談,誰就是中共同路人。民進黨延續國民黨的反共教育,並發揚光大。台獨當然更強化「和談就是統戰」「統戰就是要併吞」。所以主張和談,就是變相投降。
內政部長劉世芳16日出席民進黨「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桃園場,喊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受到各界討論。國民黨立委陳玉珍17日批,劉世芳身為政府官員,口口聲聲強調守護憲法,卻做出違憲發言;並表示,目前憲法與《兩岸條例》依舊採「一國兩區」架構,狠酸若民進黨有膽,乾脆修憲。
美中對抗下台灣如何選擇?兩岸交流是否意味被統戰?這兩個問題,攸關台灣的命運發展,任何愛台灣的人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都應放下膝反射式的意識形態,釐清台海的危機與轉機;及兩岸間相互的誤解與和解。唯有如此,才可能找出真正符合台灣利益的答案,為眾所期待的和平創造條件。
美中對抗下台灣如何選擇?兩岸交流是否意味被統戰?這兩個問題,攸關台灣的命運發展,任何愛台灣的人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都應放下膝反射式的意識形態,釐清台海的危機與轉機;及兩岸間相互的誤解與和解。唯有如此,才可能找出真正符合台灣利益的答案,為眾所期待的和平創造條件。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擬提案修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刪除退將赴陸參加活動的相關罰則;目前此案在連署階段但已引發熱討論,更傳出有部分藍委因此撤簽。對此翁曉玲在臉書直言,「我不會撤案,並且會持續提案刪除如此這般的綠色恐怖法案」。更痛批蔡英文、賴清德貴為中華民國總統,不開口唱國歌,說「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這難道不是妨害國家尊嚴?
AI題材自去年以來引爆股市大多頭,美股科技七巨頭漲勢尤其凶猛,降息有利科技股提高估值,台股中長線表現有看頭,市場預料美國聯準會(Fed)9月預防性降息,有利定期定額布局,投信法人表示,在AI趨勢推動下,企業獲利可望持續上修,近期修正讓台股評價趨合理,定時定額布局台股基金,後市績效可期。
美國8月非農就業數據不如預期,引經濟衰退擔憂,加上市場等待不確定因素明朗前,台股維持量縮整理格局,料短線指數將於半年線附近修正整理。2023年AI題材引爆股市大多頭,尤其美股科技七巨頭漲勢更是凶猛,降息往往有利科技股提高估值,使台股中長線表現有看頭。
美國總統拜登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熱線會談後,習近平主席和政協主席王滬寧先後對台釋出善意,即將宣誓就職總統的賴清德也表態希望和大陸對話,520前台海不但未見地動山搖,大局反而顯得鬆緩。但同時大陸對台「灰色地帶衝突」策略持續升高,大陸軍機穿越海峽中線已成為常態,而且不斷接近本島,曾經飛抵距離淡水僅55公里處;金門海巡船造成大陸漁民死亡事件後,陸方不斷以海警、公務船實質否認台方主張的「禁止、限制水域線」,兩岸關係似乎更危險。
蔡英文總統任期還剩下3個多月,與陳水扁、馬英九兩位前任相較,任期尾聲仍能維持高支持度,實在難能可貴。打破台灣「8年政黨輪替魔咒」,讓民進黨得以持續執政,本土價值成為政治文化與社會認同的核心,實現李登輝的「本土夢」,應是她自許的成就。但台海兵凶戰危,此一成就究竟會讓台灣更安全或更危險?會有如旭日東升或曇花一現?未來3個月非常重要,她的抉擇將是關鍵。
賴清德以4成選票當選後,北京立即出招:第一招是諾魯斷交,第二招是國安部重提《反分裂法》,第三招尚未端出,但只是時間問題,ECFA早收清單中的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可能取消。可以預判,賴清德一日不承認一中、一日不宣示放棄台獨,大陸灰色地帶的外交、經濟、軍事施壓只會愈來愈大。
賴清德以4成選票當選後,北京立即出招:第一招是諾魯斷交,第二招是國安部重提《反分裂法》,第三招尚未端出,但只是時間問題,ECFA早收清單中的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可能取消。可以預判,賴清德一日不承認一中、一日不宣示放棄台獨,大陸灰色地帶的外交、經濟、軍事施壓只會愈來愈大。
《旺報》社長兼總主筆戎撫天指出,選舉結果已經確立台灣本土政權,統獨爭議雖已逐漸淡化,但兩岸關係本質不變。化解兩岸對立要從台灣社會深層去探討,思考如何調整台灣人害怕中國大陸、畏懼統一的心理。《旺報》做為中國人及中國文化在台灣的代表,可扮演更鮮明的角色;此外,兩岸關係從長期來看仍不確定,唯一解方是大交流,這也是《旺報》未來要推動的工作。
藍白合瀕臨破局,緊繫台灣今後命運的2024總統大選,如今很多人都說「結局」已昭然若揭。各自選就是保障賴清德勝選!
在野藍白合瀕臨破局,緊繫台灣今後命運的2024總統大選,如今很多人都說:「結局」已經昭然若揭。各自選,就是保障賴清德勝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