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戰國晚期的搜尋結果,共17

  • 考古揭密》曾與戰國七雄並列 白狄族「中山古國」神秘面紗曝

    考古揭密》曾與戰國七雄並列 白狄族「中山古國」神秘面紗曝

    春秋戰國、成王敗寇,人心決定軍事,軍事決定政治,政治再決定經濟。東周時期白狄部落建立的「中山國」一直都鮮為人知,直至考古團隊在河北平山縣發掘中山國都靈壽古城,出土文物也被視為古代中國北方戎狄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成為戰國七雄以外的「第八雄」。

  • 戰國最蠢國君 不甩秦軍還想吞鄰國  殺子求饒仍被滅

    戰國最蠢國君 不甩秦軍還想吞鄰國 殺子求饒仍被滅

    戰國晚期,秦國強勢崛起,已有一統天下之勢,面對虎視眈眈的秦軍,六國理應同心協力對抗,但燕國末代國君燕王喜卻屢屢做出錯誤決定,接連攻打趙國都以慘敗收場,重創國力,而太子丹為了岌岌可危的燕國,派荊軻去刺殺秦王,結果失敗導致秦滅六國的進程加速,燕王喜殺子求饒也沒用,父子最終都以悲劇收場。

  • 陪嫁媵女「以色安天下」 弒夫奪權為秦一統天下打基礎

    陪嫁媵女「以色安天下」 弒夫奪權為秦一統天下打基礎

    戰國晚期,秦國逐步崛起,宣太后雖出身陪嫁媵(ㄧㄥˋ)女,卻憑藉智慧與政治手腕左右國家局勢,成為古代史上第一位真正掌握實權的太后。通過巧妙的外交與權謀,她在外與異國王室周旋,穩定秦國邊境,並最終策劃弒夫奪權,逆轉朝局,為秦國的統一打下基礎。

  •  戰國最血腥一役!秦將白起用謠言 坑殺40萬趙軍

    戰國最血腥一役!秦將白起用謠言 坑殺40萬趙軍

    戰國時期最慘烈的戰役「長平之戰」,秦將白起運用詐降與離間計成功擾亂趙軍軍心,導致趙括倉促接掌兵權、改變戰術方針,最終40萬趙軍被困長平、全數投降。為防後患,白起下令將所有俘虜集體活埋,舉世震驚。這場戰役不僅奠定秦國霸業,也留下難以抹滅的歷史血痕。

  • 誤認枕巾半世紀!最早絲織品坐墊馬王堆綺地「乘雲繡」新證

    誤認枕巾半世紀!最早絲織品坐墊馬王堆綺地「乘雲繡」新證

    大陸央視報導,湖南博物院16日發布馬王堆研究新成果,2000多年前「枕巾」為何新證為「坐墊」?近期,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在對馬王堆出土部分絲織品開展進一步深入研究時,將出土於馬王堆一號墓北邊廂的綺地乘雲繡「枕巾」重新定名為「茵席」,也就是「坐墊」,糾正半世紀來對這件文物功能屬性誤解。

  • 陸2024考古新發現 6遺址入選

    陸2024考古新發現 6遺址入選

     新華社報導,「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吉林和龍市大洞舊石器時代遺址、浙江仙居縣下湯新石器時代遺址、甘肅臨洮縣寺窪遺址馬家窯文化聚落、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戰國晚期一號墓、江西景德鎮市元明清製瓷業遺址群等6個項目入選。

  • 陸2024考古新發現揭曉 6入選遺址一次看

    陸2024考古新發現揭曉 6入選遺址一次看

    新華社報導,「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19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吉林和龍市大洞舊石器時代遺址、浙江仙居縣下湯新石器時代遺址、甘肅臨洮縣寺窪遺址馬家窯文化聚落、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戰國晚期一號墓、江西景德鎮市元明清製瓷業遺址群等6個項目入選。

  • 不只秦始皇陵 楚王墓也有「兵馬俑」 到漢代還在用

    不只秦始皇陵 楚王墓也有「兵馬俑」 到漢代還在用

    武王墩墓位於大陸安徽省淮南市,是戰國晚期楚國的王級墓葬,其中一號墓是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且結構最複雜的楚國墓葬,日前考古團隊宣布對一號墓考古工作全部結束,大多數學者認為,一號墓的墓主是戰國晚期的楚國君主楚考烈王;除此之外,考古學家還在這裡發現了楚式「兵馬俑」,且這種人俑直到漢代墓葬仍在使用。

  • 楚國王級墓葬之謎破解 主人和成語「毛遂自薦」有關

    楚國王級墓葬之謎破解 主人和成語「毛遂自薦」有關

    武王墩墓位於大陸安徽省淮南市,是戰國晚期楚國的王級墓葬,由於大墓受過盜擾,為了保護文物,考古隊展開搶救性挖掘,並於近日宣布對於1號墓的考古工作全部結束,考古人員根據墓葬規模和結構形制、出土文物以及文字資料等,再對照歷史文獻綜合分析,基本確認1號墓的墓主是戰國晚期的楚國君主楚考烈王,也就是成語「毛遂自薦」故事的重要人物之一。

  • 揭密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陵!央視影片曝考古隊找到這些證據

    揭密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陵!央視影片曝考古隊找到這些證據

    秦始皇是中國第1位皇帝,外界對其陵墓迄今仍充滿疑問、也未能挖掘,但在2004年,考古學家已發現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陵墓,該陵面積巨大,為大陸目前為止挖掘的第二大陵墓(僅次於陝西省寶雞市的秦景公墓);大陸央視近日上傳相關影片,再度引發關注。

  • 楚國墓葬竟出土秦國漆器殘片 專家:和羋月有關

    楚國墓葬竟出土秦國漆器殘片 專家:和羋月有關

    武王墩墓位於大陸安徽省淮南市,是戰國晚期楚國的王級墓葬,由於大墓受過盜擾,為了保護文物,考古隊正在進行搶救性挖掘。近日考古人員對出土文物進行保護清理時,發現帶有文字的漆木器殘片,特別的是,武王墩墓是楚國墓葬,殘片上的文字卻屬於秦國風格,根據研究推測,這組殘片和許多知名的歷史人物,包含秦昭襄王、宣太后羋月等相關聯。

  • 堯舜禹禪讓是假的 歷史學家揭殘酷真相

    堯舜禹禪讓是假的 歷史學家揭殘酷真相

    傳說上古時期黃帝後,黃河流域的部落出現堯、舜、禹三位領袖,他們德才兼備並實施「禪讓制度」,指不獨占王位,退位後傳給賢者,不過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譽退休講座教授許倬雲提到,堯舜禹禪讓是假的,只是後世設定的完美假設。

  • 湖北景區楚國王族免費、貴族半價惹議  當地官方:弘揚楚文化

    湖北景區楚國王族免費、貴族半價惹議 當地官方:弘揚楚文化

    澎湃新聞4日報導,紅極一時陸劇《羋月傳》帶動主角羋太后原鄉楚國、也就是現今湖北一帶追劇歷史熱,大陸官方「湖北文旅」微信公眾號延續熱度,2日發布湖北省內眾多熱門景點清明節假期票價優惠、免票消息。其中提到,荊州市「楚王車馬陣」景區在清明節假期(4月4日-4月6日)推出了楚國王族免費、貴族半價等兩項優惠活動,引來熱議,主管單位表示,這個政策目的是為宣傳和弘揚楚文化,吸引更多遊客,並不存在封建迷信。

  • 秦皇陵1號陪葬墓 出土珍貴文物

    秦皇陵1號陪葬墓 出土珍貴文物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6日指出,從2013年開始秦陵外城西側9座大、中型墓葬中的1號陪葬墓進行持續發掘,尤其發現墓主等級極高,是帝陵規制下的「帝國第一陪葬墓」。目前已基本完成墓道、墓室和3座車馬陪葬坑的發掘,取得重大考古收穫,並出土大量陶器、銅器、玉器、鐵器以及金銀質地的小型明器(陪葬品)等。

  • 秦皇陵旁1號陪葬墓現重大考古收穫 出土珍貴文物文獻

    秦皇陵旁1號陪葬墓現重大考古收穫 出土珍貴文物文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6日指出,從2013年開始秦陵外城西側9座大、中型墓葬中的1號陪葬墓進行持續發掘,尤其發現墓主等級極高,是帝陵規制下的「帝國第一陪葬墓」。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車馬陪葬坑的發掘,取得重大考古收穫,包含出土大量陶器、銅器、玉器、鐵器以及金銀質地的小型明器、5組車馬等。

  • 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四輪車」 專家揭特殊用途

    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四輪車」 專家揭特殊用途

    大陸考古人員從2011年開始,勘探秦始皇帝陵外城西側1號墓,日前已挖掘出墓道、墓室及3座車馬陪葬坑,發現陶器、玉器、青銅器及兵器等,此外還在墓道清理出「四輪獨輈木車」,是目前大陸考古唯一發現埋藏於墓中的四輪車實物。

  • 戰國流行「混葬」? 考古學家發現 秦始皇一招超狠

    戰國流行「混葬」? 考古學家發現 秦始皇一招超狠

    大陸考古學家在湖北省雲夢縣發現鄭家湖墓地,歷史跨度從戰國晚期到西漢初年,其中發現的一塊墓葬群十分特別,戰國七雄中最強盛的秦、楚墓葬竟混雜在一起,大陸歷史學者透露,因為秦軍在征伐過程中,為了徹底佔領攻下的土地,會遷入大量的移民,甚至還以「赦罪」作為誘因,吸引有罪的官吏遷往新佔領的土地,最終形成「秦楚融合」的神奇現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