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新植造林的搜尋結果,共29

  • 《綠能環》自然碳匯趨勢 元杉森林提供本土新植造林解方

    森崴能源(6806)轉投資公司元杉森林自然資源公司總經理胡惠雲應邀出席2025國際能源週「碳權與新能源戰略高峰論壇」,分享《碳權藍海:解鎖自然碳匯價值與潛力》,他強調,微軟、蘋果等大廠搶進植樹造林,自然碳匯已是國際趨勢,不僅是環境永續,背後還代表著提早準備的企業策略和遠見。

  • 環評通過 高鐵延伸宜蘭 拚11年內通車

    環評通過 高鐵延伸宜蘭 拚11年內通車

     環境部20日召開環評大會審查「高鐵延伸宜蘭案」,已通過環評初審的計畫出現重大進展,獲准審查通過。惟考量計畫效益與地方影響,最後決議新增三大補充規定後放行。

  • 高鐵延伸宜蘭案環評過關 後續土石方處理成焦點

    高鐵延伸宜蘭案環評過關 後續土石方處理成焦點

    高鐵延伸宜蘭案今天送入環評大會審查,經歷5小時討論,環委要求開發單位說明雙溪以南的剩餘土石方出土期程跟去化規畫、車站專用區土方暫置區及再利用管理,最終建議通過。

  • 農林董事改選 吳清源女兒吳譿庭首度進董事會

    農林董事改選 吳清源女兒吳譿庭首度進董事會

    農林(2913)18日股東會完成董事改選,原7席一般董事減為5席,包括前農林副董林金燕退休,台中久津等卸任董事,新選出五席一般董事、四席獨立董事,而較受矚目的是,董座吳清源女兒吳譿庭首席進農林董事會。

  • 競泰攜手元杉 新植造林「鎖」住碳排

    競泰攜手元杉 新植造林「鎖」住碳排

     全球安全鎖具研發領導品牌競泰公司,與森崴能源旗下元杉森林攜手,參與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透過新植造林滿足企業實質減碳及本土碳權需求,向全球客戶宣示對環境與社會的承諾及責任,藉由實地自然碳匯專案,造林將碳排牢牢地『鎖』住,成為電腦展亮點。。

  • 玉山臺大ESG百年計畫 擴大推動

    玉山臺大ESG百年計畫 擴大推動

     玉山金控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與自然保育,在邁向2050淨零轉型的同時,也致力推動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2022年起玉山金控與臺大實驗林攜手推動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玉山臺大ESG百年計畫」,過去三年玉山金控已完成南投台21線129K原生樹種植樹計畫,包括臺灣紅檜、臺灣扁柏、臺灣杉、肖楠等特有原生柏木樹種,完成新植造林面積19.83公頃,已達原訂平均每年5公頃新植造林目標。

  • 企業投入綠碳 環部授四招

     為鼓勵企業將資源投注於造林及森林經營等增匯行動,環境部公開「造林與植林碳匯」、「加強森林經營碳匯」、「竹林經營碳匯」及「低蓄積林增匯」四項本土溫室氣體減量方法。環境部11日說明,各方案適用於不同類型的綠碳管理及經營活動,期以減量額度作為推動綠碳動能之一。

  • 自然碳匯助攻!環境部審查通過森林及竹林經營溫室氣體減量方法

    環境部溫室氣體抵換專案及自願減量專案審議會28日通過農業部申請的「加強森林經營碳匯專案」及「竹林經營碳匯專案」2項本土自然碳匯減量方法,事業可依此兩項減量方法執行增匯措施而取得溫室氣體減量額度的誘因下,進一步投入資源在加強或改善我國既有森林、竹林經營方式,加大加速自然碳匯成效以協助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 國內碳匯方法學+2 改善森林、竹林經營有機會拿碳權

    國內碳匯方法學+2 改善森林、竹林經營有機會拿碳權

    目前國內自然碳匯方法學僅「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1項,環境部今天審議通過「加強森林經營碳匯專案」及「竹林經營碳匯專案」2項方法學,代表企業未來將可透過加強或改善既存森林、竹林經營方式,以增加自然碳匯,向環境部申請取得減量額度(俗稱碳權)。

  • 《綠能環》國產署攜森崴能源 推動台灣首宗自然碳匯國有地減量專案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首次推出自然碳匯國有土地招商案,由森崴能源(6806)得標,取得台東縣池上鄉71.98公頃的國有地,並與其子公司元杉森林共同執行專案。今日(9日),森崴能源與國立中興大學簽署首宗國土自願減量專案委任合約,成為台灣首宗大規模國有地自願減量新造林示範案例,吸引上百家企業代表參與「企業創森大聯盟」方案,共同探討碳權與生物多樣性議題。

  • 滿足業者實質減碳需求 標租供企業造林新制 年底上路

     碳排有價時代來臨,財政部國產署16日指出,將依法建立標租供企業新植造林的新制度,以滿足企業實質減碳及取得減量額度需求,目前相關法規於9月預告完成,待政院核定後,最快年底可望推出首案。

  • 《財政》財部活化利用國有土地 114年估創43億元收益

    財政部國產署職掌國有財產管理,為有效管理並配合政策及依土地使用管制(都市計畫或區域計畫)規畫用途,優先提供政府機關公用及提供公益性(如社會住宅、長期照顧等)使用,亦配合產業需要釋出國有不動產,其餘始以出租(含標租)、招標設定地上權、參與都市更新、共同改良利用或房地包租代管等多元方式活化利用,避免資產閒置。國產署114年度施政計畫重點,配合政策釋出國有財產,多元活化及提升管理效益,以出租、設定地上權、改良利用等方式活化利用國有土地,114年可創造43億元收益。

  • 林保署ESG平台媒合成功 首批喜見中華電信、華碩、裕隆

    農林業的自然碳匯等著企業界來開發。林業保育署ESG媒合平臺籌劃2年多、推出「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6個月來,與國內上百家企業多次座談交流歸納意見,首批成功媒合11家企業有中華電信、華碩、裕隆汽車、信義房屋等;就行業別,可以發現營建業熱中參與,也兼備ESG的案例達陣。

  • 國有地助綠能 財部估共可增加968千瓩

    配合綠能政策,財政部出地提供國有不動產,國產署23日表示,國有地助綠能分三大類,包括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和地熱能發電,合計提供土地共686公頃,預估可增加發電968千瓩(MW)。

  • 首宗國有地自然碳匯 得標者來自這兩家科技業

    國產署首宗國有土地引進自然碳匯產業,得標業者名單出爐。其中宜蘭縣三星鄉21.66公頃土地由華新麗華和華邦電合資的華寶保種保育公司得標,台東縣池上鄉71.98公頃土地的得標者則是正崴旗下轉投資的森崴能源得標,未來得標廠商可新植造林後申請取得溫室氣體減量額度。

  • 農林三主軸強化 拚損益兩平

     台灣農林(2913)在部分土地出租供太陽能發電、部分休閒觀光農場委外收租金等前提下,去年每股純損0.36元,較前一年每股純損2.07元大幅收斂。今年老埤農場茶葉種植與自動化製茶工廠產能效益提升,5月營收大增逾2成,預估製茶事業今年目標仍持續成長。

  • 《財政》挺淨零碳排 財部首推2處國有地招商

    因應台灣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產業發展需求,財政部國產署首度於國有土地引進自然碳匯產業,擇定宜蘭縣三星鄉及台東縣池上鄉共2處國有土地(分別為21.66公頃、71.98公頃),與長期深耕自然碳匯領域的國立中興大學合作,借重該校植樹造林專業共同推動改良利用,由得標廠商新植造林申請取得溫室氣體減量額度。本2案公告招商至113年6月5日,開標各吸引1家廠商投標,經審查其投標文件均符合資格,周五召開評選會議評選優勝廠商,後續將由該校依規定公布決標結果。

  • 估種出7.4萬噸碳匯量 國有地造林 國產署引民資

     因應台灣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產業發展需求,國產署首度於國有土地引進自然碳匯產業,與中興大學合作招標宜蘭縣三星21.66公頃及台東縣池上71.98公頃國有地,各吸引一家廠商投標,估計共可創造7.4萬噸碳匯。

  • 首批碳匯國有地招標 2能源商出手

    首批碳匯國有地招標 2能源商出手

     因應2050淨零碳排,財政部國產署首度將2塊國有土地釋出,引入自然碳匯,分別是宜蘭縣三星鄉與台東縣池上鄉土地,分別是21.66公頃與71.98公頃。國產署表示,各有2家能源廠商出手投標,且符合資格、評選會議評選優勝廠商,其中三星鄉土地的得標廠商為新設的能源公司。

  • 國有地自然碳匯開門紅 兩案都有廠商投標

    國產署首度於國有土地引進自然碳匯產業,擇定宜蘭縣三星鄉21.66公頃及台東縣池上鄉71.98公頃共兩處國有土地,與中興大學合作,得標廠商可新植造林申請取得溫室氣體減量額度,開標各吸引一家廠商投標。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