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能源汽的搜尋結果,共1,187筆
據《界面新聞》報導,曾經以省油耐用且經濟實惠而著稱的韓系車,如今正在被中國消費者遺忘。市場份額已經從2013年的8.8%,降到2024年的1%。這一年,現代與起亞在中國一共賣了32萬輛新車,僅相當於比亞迪月銷量的九成。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憑藉先進的技術和實惠的價格席捲國際市場。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9日報導,全球最大的滾裝船運營商華倫威爾森表示,中國企業已進入創新和擴張的新階段,競爭力不足的歐洲汽車製造商正迅速失去全球市場份額。
據觀察者網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會議(COP30)即將於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舉行,美國政府已宣佈不會派出高級官員參會。不過,許多人士擔心,美國政府可能威脅加徵關稅或出台簽證限制,阻礙各國達成有關氣候問題的協議。
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與儲能需求爆發,鋰電產業成為市場熱點。國金證券公布報告指出,2025年固態電池的技術突破,驅動資本支出加速,再加上近年供給側改革與產能收斂,以及儲能景氣超預期使行業供需格局或開始反轉,鋰電產業鏈有望在這一輪浪潮中價值重估。
鋼是工業之母,中國鋼鐵工業起步晚,1949年粗鋼產量僅15.8萬噸,當時美國鋼年產量7074萬噸,為世界第一,中國鋼鐵工業落後,連一輛汽車都造不出來,更別談飛機。大陸鋼鐵工業從零開始,逐漸克服所有技術難題,如今已成為世界產鋼大國,連續28年穩居全球鋼鐵生產和消費第一位。
鋼是工業之母,中國鋼鐵工業起步晚,1949年粗鋼產量僅15.8萬噸,當時美國鋼年產量7074萬噸,為世界第一,中國鋼鐵工業落後,連一輛汽車都造不出來,更別談飛機。大陸鋼鐵工業從零開始,逐漸克服所有技術難題,如今已成為世界產鋼大國,連續28年穩居全球鋼鐵生產和消費第一位。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召開前夕,貝倫氣候峰會當地時間6日至7日,在巴西貝倫舉行,主要議題包括氣候與自然、能源轉型、《巴黎協定》10周年評估、國家自主貢獻與氣候融資等。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中國呼籲取消綠色產品關稅。」成為多家外媒報導標題,丁薛祥在會上提出3點建議,包括把握正確方向、落實氣候行動、深化開放合作。
據觀察者網報導,對於稀土供應鏈問題,歐盟方面焦慮上頭。有消息稱,歐方已私下警告稱,在短期內幾乎無力迫使中國放鬆對關鍵稀土的出口管制。
大陸與東協10月28日簽署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大陸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表示,當前個別國家採取單邊關稅措施挑起貿易戰,議定書的簽署體現中國與東協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共同承諾。該議定書也首次納入供應鏈合作章節,以增強區域供應鏈韌性和連通性,並優先推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標準合作。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建議》)全文發布後,出席北京以「創新、變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發展」為主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的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去年9月26日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發布、到今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一年零一個月以來,各界對中國經濟預期信心已上了新台階。
中新社6日報導,據大陸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9月,汽車商品進出口總額為248.9億美元,同比增長0.9%。其中出口金額210.3億美元,同比增長9.8%。
據觀察者網報導,陸美吉隆坡經貿磋商後,歐盟焦慮得不行,唯恐自己不在中方「暫停稀土出口管制」的適用名單之中。近日,歐盟頻頻約見陸方代表,以確認局勢。據路透報導,當地時間11月5日,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表示,歐盟已與中方建立「特殊溝通管道」,以確保對歐盟產業至關重要的稀土材料供應。
新華社報導,今年9月底,瀋佳高鐵瀋白段正式開通營運,全長430公里,將來往瀋陽與長白山的行駛時間,從約4個小時縮短至1小時53分鐘,成為山水一線「綠色動脈」。
據《鳳凰網》報導,表演時間到,仿生機器人「李白」開始講「脫口秀」。靜止時,他的五官、皮膚甚至髮絲看起來都跟真人一樣。他一邊揮動手臂,一邊開合嘴唇,假裝從他背後響起的普通話語音真是他說出來的。正當作者把目光移動到他的臉部時,穿幫時刻到來——「李白」的左右眼像是沒有商量好,在臉上半開半合。
「技術的溢出效應」,大陸在高鐵、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領先全球,這是因為技術溢出效應所致。作者認為,製造業底盤愈大,可溢出的技術就會愈多,實現新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僅推動本產業的發展,還擴散到了其他產業。例如高鐵的多項技術擴及到電動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永捷(4714)、德淵(4720)擴大利基、綠色環保新單部署報喜。
大陸車市競爭激烈,價格戰白熱化,電動車龍頭比亞迪也難逃獲利下滑的困境。31日,比亞迪在H股與A股雙雙重挫,創下今年最低價。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警告,保時捷獲利暴跌這一槍或為歐洲車市噩耗前兆,而比亞迪「成長放緩」可能只是大陸新能源車「算總帳」的開端,未來2、3年,新能源車市大淘汰賽恐將非常慘烈。
9月中專程前往東莞參加第16屆台灣名品博覽會,這已是我連續第3次參加這個盛會,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台商在大陸的發展站台,另方面則是分享他們在大陸努力的成果。
9月中專程前往東莞參加第16屆台灣名品博覽會,這已是我連續第3次參加這個盛會,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台商在大陸的發展站台,另方面則是分享他們在大陸努力的成果。
大陸央視30日報導,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表示,中國大陸汽車產業標準化將持續深入推進並提升開放水準。2025年以來,大陸加快推進汽車產業重點領域標準制度修訂:包括自動駕駛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等智慧網聯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研製,發布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電耗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推進隱藏式門把手安全要求等專項標準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