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曾淑賢的搜尋結果,共15筆
第 31 屆「全國績優文化志工」表揚大會於今日(22 日)在台北舉行,頒發 10 座金質獎、20 座銀質獎、50 座銅質獎及 5 組團隊獎,表彰這些無私奉獻的文化志工。文化部長李遠於致詞時盛讚:「常有人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而人當中,最美麗的就是志工;而志工中最美麗的就是文化志工。」
美國哈佛大學辦學成果享譽世界,而該校所設包括哈佛燕京圖書館、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等單位,亦為台灣研究與漢學研究之重鎮,學術成果豐碩。國家圖書館也與哈佛大學圖書館締約,順利成為國圖在全球第50個「台灣漢學資源中心」合作夥伴,意義非凡。
為辦理星雲大師相關著作、影音、圖像、文獻等資料之數位化保存及研究發展,日前,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暨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與佛光大學何卓飛校長,簽約促成「星雲大師數位人文研究發展中心」。
國家圖書館於1日舉行新舊任館長交接典禮,新任館長王涵青在致詞時表示,未來不僅將會積極與各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更致力推動閱讀與素養培育,開發跨時代新思維,落實拓展圖書館的知識力,「讓國圖成為動詞」。前館長曾淑賢則未出席。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16日退休,職缺由蝦類養殖專家、成大教授王涵青接任,圖書出版界對此感到驚訝與不解。教育部主祕廖興國說,人事令已發布,不可能改變,但會讓外界了解王涵青過去在圖書館界的表現。對於接任新職,王涵青則說「任重道遠」,未來將依照國家的發展政策及整體規畫來進行。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退休,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特聘教授暨成大圖書館館長王涵青2月1日將借調出任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表示,對於新職感到任重道遠,也期待可以與國家圖書館共同扎根台灣閱讀素養,促進文獻資產典藏,持續深耕國圖知識外交,與台灣共同拓展全球影響力。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今天退休,教育部主秘廖興國證實,將由蝦類養殖專家、成大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特聘教授王涵青接手,2月1日上任。藝文界傳出對於蝦類養殖專家來當國圖館長表示驚訝,廖興國表示,人事令已經發布,不太可能改變,但將加強溝通,讓外界了解王涵青在圖書館界的表現。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在任13年,今天起退休,其職缺將由副館長翁誌聰暫代,新任館長2月1日到任。曾淑賢在卸任前,將個人收藏海內外名家簽名圖書600餘冊贈予國圖,展現對國圖的熱愛。
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自清康熙年間以來便是台灣民眾的信仰重鎮,宮內更典藏諸多重要民俗文化資產,國家圖書館近日與其簽署文獻資料典藏及數位化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就朝天宮珍貴文獻資料合作數位化,並將數位化成果公開大眾瀏覽,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文獻資料合作收藏及策展等,共同推廣宗教文化及研究。
國家圖書館為保存台灣宗教文化資料,3日館方人員前往雲林縣北港朝天宮研議文獻數位化事宜,這是國家圖書館首度與宮廟合作將文獻數位化,朝天宮蒐集逾5000件媽祖信仰相關文獻,數位化後可讓民眾更方便閱覽,作為研究媽祖文化參考資料,未來圖書館也會協助廟方修復破損文獻傳承後世。
國家圖書館今天(21)公布各級學校圖書資料購置費用,大專校院圖書館投入的經費最為充裕,平均每位教職員生購書經費為1871元,高級中等學校每人購書經費約140元、國中與小學約為90元較為不足。對此,教育部表示,明年編列3億元經費充實全國中小學圖書館藏資源,讓每個新生均有一本書。
為有助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的臺灣出版產業博物館之推動,國家圖書館與遠流出版公司18日下午簽署出版史料典藏及數位化合作協議,遠流公司並將歷年出版約8000冊圖書,全數捐贈給國家圖書館典藏。
112年台灣閱讀節主場活動「歡樂閱讀嘉年華」於2日至3日連續2天在中正紀念堂園區登場,今年除了安排多項經典活動外,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於現場擔任「歡樂故事村」幼幼聽書趣故事屋的神秘嘉賓,化身為說故事大使,以有趣生動的方式與小朋友互動。
國家圖書館今天表示, 今年台灣閱讀節將於12月2至3日連續2日在中正紀念堂園區登場,將舉辦「歡樂故事村」、「幼幼聽書趣」、「泡泡的多重宇宙」、「世界交享閱」、「乘著古風尋寶趣」、「好書交換趣」等活動,大小朋友可一起創造美好的閱讀時光。
為宣揚我國數位研究資源,體現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國家圖書館與位於法國巴黎的語言與文化學術圖書館共同成立全球首座「台灣學術數位資源中心」,雙方並於11月13日在該校完成簽署與啟用,簽約儀式由該館館長Marie-Lise Tsagouria與國圖館長曾淑賢主持。國圖並贈送具有800年歷史的國寶級古籍復刻書《註東坡先生詩》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做為未合作開啟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