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格什科的搜尋結果,共12

  • 美俄換囚 外交勝利還是糟糕先例?

    美俄換囚 外交勝利還是糟糕先例?

     美國與俄羅斯於2024年8月2日進行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換囚行動。此次換囚行動中,遭釋放的囚犯包括《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美國前陸戰隊員保羅‧惠蘭、記者庫爾馬舍娃等得以順利返回美國,美國則說服德國釋放柯拉希可夫。美國總統拜登與副總統賀錦麗親自前往機場迎接這些歸國的囚犯。拜登在機場表示,這次換囚是一次重要外交勝利,並感謝德國、波蘭、斯洛維尼亞、挪威和土耳其促成這次歷史性換囚行動。

  • 美俄史上最大換囚成功!專家揭普丁「得償所願」關鍵

    美俄史上最大換囚成功!專家揭普丁「得償所願」關鍵

    美俄1日完成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最複雜的換囚行動,涉及7個國家共計26人,其中還包括《華爾街日報》記者的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等共3名美國公民。對此,有專家稱,其實歷經多年的幕後談判,讓俄羅斯總統普丁得償所願。

  • 西方與俄大換囚 拜登、普丁雙贏

    西方與俄大換囚 拜登、普丁雙贏

     美俄1日完成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最複雜的換囚行動,涉及7個國家共計26人,包括《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等共3名美國公民。此次歷史性大換囚,對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丁是雙贏局面,拜、普也都親自到機場迎接獲釋的公民歸來。

  • 美俄換囚!拜登、賀錦麗機場親迎「敵對關係未解」

    美俄換囚!拜登、賀錦麗機場親迎「敵對關係未解」

    在西方多國與俄羅斯達成的囚犯交換協議中獲釋的3名美國公民,8月1日深夜飛抵美國,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親自到機場迎接。不過外媒分析,這項多國協議似乎只是一次性換囚,並沒有重置美俄的敵對關係。

  • 美俄冷戰以來最大規模換囚 普丁親迎、拜登感謝盟國相助

    美俄冷戰以來最大規模換囚 普丁親迎、拜登感謝盟國相助

    俄羅斯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達成協議,於8月1日在土耳其完成冷戰後最大規模的囚犯交換,涉及24名囚犯和2名未成年人。俄羅斯總統普丁還親自到機場迎接,他感謝當中曾服役的人對國家忠誠。美國總統拜登則感謝盟國,幫助促成換囚行動。

  • 俄羅斯以刑事罪逮捕2美國公民 其中1人是美軍士兵

    俄羅斯以刑事罪逮捕2美國公民 其中1人是美軍士兵

    俄羅斯逮捕2名美國公民,其中一人是士兵。美國軍證明確實有此事,並已把消息告知家屬。

  • 南韓人首例!在俄涉「間諜活動」被捕 身分曝光

    南韓人首例!在俄涉「間諜活動」被捕 身分曝光

    俄國塔斯社(TASS)11日報導,一名南韓公民今年初在俄國遠東大城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因間諜罪嫌被捕,2月下旬因涉嫌向外國情報機構傳遞國家機密遭到拘留,並已送往莫斯科接受調查,法院已把拘留期限延長至6月15日。南韓外交部已證實有公民在俄遭到逮捕。這是南韓人因涉嫌間諜活動在俄國遭逮捕的首例。

  • 普丁最後一刻反悔?她曝納瓦尼生前「差點換囚獲釋」

    普丁最後一刻反悔?她曝納瓦尼生前「差點換囚獲釋」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的盟友佩夫奇赫表示,納瓦尼猝逝前差一點就能透過換囚獲釋,但俄羅斯總統普丁無法接受他被釋放,於是先下手為強,將他殺害。

  • 克宮否認普丁向華府提議與烏停火 美俄換囚只能「默默為之」

    克宮否認普丁向華府提議與烏停火 美俄換囚只能「默默為之」

    俄羅斯2022年2月24日正式揮軍入侵烏克蘭,這場戰爭打到今天(14日)進入第722日。路透社13日引述3名俄方消息人士說法報導,俄國總統普丁曾透過中間人向美方提出與烏克蘭停火休戰的建議,但遭美方拒絕。克里姆林宮發言人14日公開駁斥路透社這項報導並不屬實。至於美俄換囚,雙方只能低調行事。

  • 普丁首次接受西方媒體人訪問:俄不可能在烏克蘭被擊敗

    普丁首次接受西方媒體人訪問:俄不可能在烏克蘭被擊敗

    俄羅斯總統普丁周四接受前福斯新聞記者卡爾森(Tucker Carlson)採訪時表示,西方應該明白,在烏克蘭擊敗俄羅斯是「不可能的」。雖然卡爾森的立場頗具爭議,但無論如何,這是2019年以來,西方媒體人首次對普丁進行的一對一採訪。

  • 拜登感恩節送南瓜派 心繫以巴衝突盼人質獲釋

    拜登感恩節送南瓜派 心繫以巴衝突盼人質獲釋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分送南瓜派慰勞消防人員以慶祝感恩節,同時心繫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戰況,希望哈瑪斯盡快釋放人質。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