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氣候行動的搜尋結果,共695筆
大陸《人民日報》海外版11日報導,在《巴黎協定》簽署10周年與大陸「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之際,由大陸環境科學研究院支持、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太陽能賦能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主題交流會日前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的《2025大陸太陽能建設進展報告》(《報告》)總結大陸太陽能建設成就,展示從戈壁沙漠到城鄉屋頂的太陽能建設實踐,梳理技術突破和模式創新對全球氣候行動貢獻,展望大陸太陽能以「十億瓩」為起點,向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的未來邁進的前景。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11月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正式拉開帷幕。來自近200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商界領袖、民間團體齊聚一堂,共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方案。
身為木材大量使用者的IKEA集團,肩負起管理森林的責任,特別與全球最大林地管理公司之一「BTG Pactual Timberland Investment Group」合作,重金投資1.08億美元,透過植樹造林、改進土地管理等措施,恢復瀕臨絕種的巴西大西洋森林。
據觀察者網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會議(COP30)即將於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舉行,美國政府已宣佈不會派出高級官員參會。不過,許多人士擔心,美國政府可能威脅加徵關稅或出台簽證限制,阻礙各國達成有關氣候問題的協議。
《天下永續公民獎》7日頒獎,中華汽車在激烈競爭中再次奪得《天下永續公民獎》大型企業製造組第3名、《天下人才永續獎》大型企業製造組第1名,以及《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三項大獎,獲得評審一致肯定。其中在《天下人才永續獎》更拿下大型企業類製造業組第一名,創下歷年最佳紀錄。
當地時間11月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開幕。美國30年來首次缺席一度引發國際社會擔憂,但不少參會人士反而如釋重負,畢竟川普政府對氣候議題的反科學敵意,早已成為全球氣候變暖國際合作的障礙。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10日召開前夕,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發表「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這份文件詳細闡述其達成「雙碳」目標的政策架構與具體行動,內容涵蓋能源轉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以及相關的支撐體系。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7日在高雄接見馬紹爾群島、巴拉圭、斐濟三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訪問團,雙方就海洋治理、區域安全、氣候行動與國際法秩序等議題深入交流,強化對台灣海洋治理經驗的了解與未來合作的可能。管碧玲表示,雖被海洋分隔,但同為海洋國家,彼此以真誠的友誼與共同的價值緊密連結,並感謝三位大使長期在聯合國與多邊場合為台灣仗義發聲,展現理念相近國家的堅定支持。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召開前夕,貝倫氣候峰會當地時間6日至7日,在巴西貝倫舉行,主要議題包括氣候與自然、能源轉型、《巴黎協定》10周年評估、國家自主貢獻與氣候融資等。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中國呼籲取消綠色產品關稅。」成為多家外媒報導標題,丁薛祥在會上提出3點建議,包括把握正確方向、落實氣候行動、深化開放合作。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將於10日在巴西城市貝倫(Belem)登場!今年適逢《巴黎氣候協定》簽署十周年,但全球氣溫持續攀升、氣候融資審查日益嚴格,加上各國在能源轉型上存在重大分歧,凸顯本次會議在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2025年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今年11月7日將於政大公企中心盛大登場,今年主題以「醫療數位與綠能雙軸轉型」為核心,聚焦ESG永續、智慧醫院、病人安全、照護創新與健保變革5大方向。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台灣醫療正面臨人口老化、人才短缺等前所未有的挑戰,醫療改革勢在必行,盼透過醫界最具代表性的學術盛會讓各界對話,找出讓台灣醫療更具韌性的行動。
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10日即將在巴西舉行,美國川普政府已確認,將不會派遣任何高層代表出席COP30,此舉凸顯華府對氣候行動的強烈敵對立場。另外,此次確認出席COP30的國家領導人數量也遠低於往年,更讓這場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關鍵會議蒙上陰影。
近來世界多國天災不斷,我國近年來也發生旱災、風災、洪災等氣候危機,數十個公民團體1日發起「為氣候而走」,其中就提到面對日益頻繁的氣候災害,社會需要不只是災後重建,政府應結合防災等提出更具前瞻性的「氣候調適」思維,更疾呼2035年減碳應達52%。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合作發布最新《2025年健康與氣候變遷倒數報告》(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發出警告,全球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依賴與氣候行動遲滯,已造成嚴重的人類健康危機,甚至每年奪走百萬條人命。
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資控股在2024年永續報告書,宣布在氣候行動和供應鏈脫碳方面達到關鍵里程碑,正式成為業界綠色轉型的標竿,成功讓其2050年淨零目標獲得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組織(SBTi)的審查通過,更推出了具備實質影響力的供應鏈低碳策略,將環境責任深化至每一個商業決策環節。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宣布,已完成對思博倫通信公司(Spirent Communications plc)的收購。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三日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普發現金1萬元將上路,國泰金(2882)總經理李長庚表示,有助提振民間消費,也會對GDP有益。富邦金(2881)則立即宣布台北富邦銀行加碼活動,民眾透過北富銀ATM提領現金或選擇登記入帳至北富銀帳戶,有機會把iPhone 17手機或萬元現金帶回家。
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連續3日在高雄舉辦至10月26日截止。國泰金(2882)總經理李長庚親赴高雄參與,適逢《巴黎協定》生效10週年,他觀察到多國政府、企業持續展現積極作為,而金融力量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源頭融資以及商品化進行,有效帶動產業更為投注因應氣候變遷。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3日(至10/26)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