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油價的搜尋結果,共3,474筆
「社會主義正在進攻紐約!」一則看似聳動的標題,近日在美國輿論場上炸開了鍋。引爆點是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所倡議的「公營超市」(Public Supermarkets)法案。此舉在「自由市場」的美國心臟地帶,無異於投下了一枚政治震撼彈,立即被貼上了激進、乃至共產主義的標籤。
在擴大內需政策、與假期效應疊加下,大陸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大陸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升0.2%,時隔3個月後再度出現正增長,核心CPI漲幅也是連續第6個月擴大。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由9個月持平轉為上漲0.1%,為年內首次上漲;雖年減2.1%,但降幅是連3個月收窄。
中油宣布,10日凌晨零時起汽油調降0.2元、柴油價格不調整;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1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6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7元。
據《界面新聞》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9日)發佈數據顯示,10月,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2%,上月為下降0.3%。分析師表示,隨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市場供求關係逐步改善,消費品和服務價格將穩中有升。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9日消息,10月份CPI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2%。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2025年10月份CPI和PPI數據,10月份,擴內需等政策措施持續顯效,疊加國慶、中秋長假帶動,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0.2%,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連續第6個月擴大。
歲修及部分訂單出貨調整干擾,台塑四寶10月營收悉數月、年雙減,10月合計營收1,008.49億元,月減9.8%,年減8.9%。其中,台塑化因第二套重油加氫脫硫單元與第二套重油媒裂單元執行定檢,10月營收月、年雙減16.1%、3.1%;台化、南亞、台塑10月營收約月減4%。
受到美股賣壓來自對於AI估值過高擔憂,電子科技股首當其衝,權值電子股面臨獲利了結賣壓,7日普遍呈現拉回,帶動部分資金轉進塑化、紡織族群,台塑(1301)四寶、紡織雙雄等逆勢吸金,呈現類股輪動態勢。
台塑四寶今日公布10月營收表現,受定期檢修及原油價格震盪偏弱影響,四家公司營收均較9月下滑。展望後市,台塑、南亞預估第4季營收將與第3季持平;台化則指出,為減少虧損,將持續優化產品組合、提升高毛利產品比重,預期11月合併營收將呈現下降。油價部分,台塑化預期年底前油價難以走高,第四季煉油產能利用率約為43.5萬桶/日(81%)。
受制油價趨緩,歲修、十一長假及部分訂單出貨調整等干擾,台塑四寶10月營收悉數月、年雙減。其中,台化 (1326)受制價量趨緩,10月營收221.47億元,月減4%,年減17.1% 。
台塑四寶今(7)日公布10月營收,受定期檢修與原油價格震盪偏弱影響,四家公司營收均較9月下滑。
台塑化(6505)因油價區間持穩波動,加上處分南亞科股票,強化未分配盈餘,6日股價以47.85元收盤,漲幅6.22%,創波段高點,成交張數比前一交易日倍增至13,386張。其中,外資買超4,729張,投信、自營商加碼37、1,294張。股價連三漲,突破46.5元壓力,短線多空量能由弱轉強,KD值黃金交叉。
在金融市場廣泛的低迷,以及強勁美元之下,油價在周三下滑;同時之間,投資人也在評估供應的前景。
工業技術研究院最新產業分析指出,台灣石化產業正面臨全球產能過剩、復甦緩慢及國際貿易風險交錯的嚴峻挑戰,預估2025年整體產值僅約1.3兆元,較2024年衰退達12.8%。工研院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台幣升值與全球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導致國內製造端趨於謹慎保守。工研院建議,台灣石化業應加速朝向高值化、低碳化與循環化發展,以強化長期競爭力。
慘!產能過剩與復甦緩慢,附加美國對等關稅、台幣升值影響,工研院預估2025年台灣石化產業產值約1.3兆元,較去年衰退12.8%。面對國際政經局勢快速變動,該院建議要大步朝向高值化、低碳化、循環化發展,維持競爭力。另外危機也是轉機,如可掌握循環經濟趨勢,提高用料自主能力,也是能區隔低利紅海市場的策略。
中油今(4)日調漲甲苯和二甲苯溶劑牌價,漲幅分別為1.8%和1.4%,為10月中旬來首度調漲,調整後為,中油甲苯硝化級散裝牌價每桶5560元,較前一次上漲100元,二甲苯硝化級散裝每桶5880元,上漲80元。
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劇烈,全球供應過剩風險增溫。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自3月起加快充實石油儲備,2025年前9個月每天進口超過1,100萬桶石油。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加速儲備不僅應對能源供應中斷風險,且有助全球油價回穩。
周一國際原油價格上漲,OPEC+ 決定明年第一季暫停增產,此舉緩解了油市供應過剩的擔憂,惟亞洲製造業數據疲軟,使油價漲幅受抑。
產油國聯盟OPEC+在2日舉行線上會議,外界在會前預期在該聯盟尋求擴大市占率,其成員國將同意從12月開始進一步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