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血液循環的搜尋結果,共762筆
46歲林先生因擴張型心肌病變,導致心臟功能急劇惡化,8月起數度心臟驟停,由於仍等不到心臟,台大醫院先將壞死心室全部移除,切掉半顆心,再成功利用「植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模擬全人工心臟,創下亞洲首例。患者術後恢復進食與行走,正等待換心救命。
每逢秋季,許多人會發現洗髮或梳頭時掉髮變多,這其實是一種生理現象。。專家指出,因日照時間減少及身體週期變化,毛髮進入休止期而自然脫落,因此稱為「秋季掉髮」;若感到擔憂,可透過頭皮按摩、均衡飲食與正確護理改善,必要時務必尋求專業治療。
許多職業經常久坐或長時間站立,難免血液循環不良,甚至引發不適。多項研究指出,普遍存在於綠色蔬菜的花青素,又被稱為血管的「保護傘」,其中洛神葵(花)又有「花青素之王」的美名,中醫師陳潮宗建議,可將洛神葵以熱水沖泡後製成洛神花茶,每天服用約700毫升,可促進血管內皮再生、改善血管彈性與通透性。
上班族朝九晚五,平時蔬果吃得不夠,可能導致體內發炎物質累積。營養師張馨方今(8)日建議,每周可花2天實踐「彩色蔬果日」,每天至少吃到3至5種顏色的蔬果,有助於排毒、提升免疫力和延緩老化。
你是否也有在工作、開會或閱讀時突然「恍神」的經驗?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這種看似注意力不集中或分心的現象,可能是大腦在睡眠不足時,於清醒狀態下強制啟動的「清潔」機制。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但中醫師艾莉絲在臉書發文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亂喝水,因喝水要喝對時間,在黃金時間補充水分,不僅可促進身體排毒,還能幫助瘦身,是維持健康的絕佳方式。
蔥、薑、蒜是廚房中常見的平價三寶,營養師劉怡里說,蒜最有助於健康的吃法是生吃或泡橄欖油,內含蒜素與類黃酮,能抑制致癌物亞硝胺生成、減少腫瘤增生並提升免疫力;蔥含硒與麩胱甘肽,可抗氧化、降低胃液中亞硝酸鹽含量,幫助預防胃癌;薑含薑辣素與薑醇,具抗發炎與抑制腫瘤生成的作用,因此三樣東西,又被稱為「癌症剋星」。
久坐不動,小心坐出糖尿病和中風。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追蹤12年的大型研究發現,每天用做簡單家事、飯後快走等中強度活動,取代30分鐘的久坐,糖尿病風險可下降3%至4%,中風風險下降2%至3%,心肌梗塞更可減少近10%,即使不是運動咖,只要「少坐一點點」,就可望帶來更長壽的效益。
口腔清潔是每日例行公事,但你只有刷牙而已嗎?日前在「2025年美國中風協會國際中風研討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週至少使用牙線清潔牙齒一次,可能與降低因血栓阻塞腦血流、心律不整引發的中風風險有關!
不是胖子才會得疝氣!秀傳紀念醫院院長黃士維表示,疝氣和體重沒有絕對關係,但瘦子通常更易察覺病灶,胖子則可能因腹部脂肪掩蓋,不利早期發現。患者若不盡快治療,可能造成腸道血液循環中斷引發壞死,死亡風險大增,尤其是年長者更要小心。
立冬是24節氣進入冬季的起點,象徵萬物收藏、陰氣漸盛,民俗認為此日若不懂養生避忌,易受寒氣侵體、氣血失衡,對此專研塔羅的小孟老師提醒,今年立冬逢周五(11月7日),天氣轉冷,3星座及體質虛弱者要特別注意保暖與作息,以下整理禁忌與習俗一次看。
泡湯勝地 誰蟬聯進榜?
台中一名5歲女童瑤瑤罹患A型流感後,竟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ANEC),雖然生命徵象穩定,卻意識不清、無法說話也吃不下東西,甚至右半邊身體失去力氣。家屬心急如焚,決定轉送台中慈濟醫院接受復健治療,經過醫療團隊與家屬四周齊心努力,瑤瑤竟奇蹟似地康復,順利出院。
現代人長時間久坐、使用手機電腦,或工作壓力大、運動不足,常出現肩頸僵硬、腰痠背痛、手腳麻木等問題。中醫師指出,民眾常以為這些症狀是正常老化,其實是身體氣血運行出問題,應保持溫暖、適度運動、規律作息,也可尋求中醫治療,搭配溫熱飲食調理,改善氣血循環。
長期長途駕駛、久坐、缺乏活動,加上肥胖、抽菸等生活習慣,都是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與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險因子,可能引起肺栓塞。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吳柏青醫師表示,當血栓或其他栓子進入肺部血管,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導致肺部血流受阻、氣體交換受限,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急性缺氧、心肺衰竭,嚴重者甚至喪命,因此肺動脈栓塞被稱為「沉默殺手」。
近來降溫有感,在轉涼的秋季,不少病毒也開始蠢蠢欲動。醫師劉博仁指出,最近有不少患者都表示喉嚨癢、咳不停、倦怠沒精神,他提醒入秋後就是流感、COVID-19、腸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活躍時節,這些病毒共通點就是偏好密閉空間的環境,病毒不喜歡新鮮空氣,因此保持空氣流通相當重要。
東北季風影響下天氣轉冷,泡溫泉雖能促進血液循環與水分代謝,並使肌肉放鬆,但若一不注意,仍可能釀成憾事。台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袁明琦提醒,泡溫泉導致的意外死亡案例時有所聞,飲酒者與服藥者應特別留意,而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更應有人陪同下水,以便隨時觀察身體狀況。
新北市敬老愛心卡明年將從480點加碼至600點,並擴大使用範圍。台北市社會局29日重陽節也宣布,自2026年7月起,點數由480點加碼至600點,預計有70萬名長者及身心障礙者受惠,也同時升級各項服務範圍,包括將搭乘敬老愛心計程車單趟補助點數,自原65點提高至85點,此外明年起一般長者也可以扣抵聯合醫院門診掛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