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陳唯泰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在通膨降溫且就業市場壓力漸增的大環境下,進一步降息似已成定局,降1碼應不會有太大意外,反而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川習會」較可能成為利多、空轉折點,若川普打出「台灣牌」,可能引發台股動盪,在全球市場帶起避險情緒。
台股近半年漲勢驚人,指數半年來大漲超過40%,近期更逼近28000點關卡,推升這波行情的最大功臣,無疑是台積電,股價自4月低點780元一路上攻至1500元。隨著漲幅驚人,不少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該停利?又該怎麼停?」
七月的塑化、水泥、鋼鐵、散裝航運等原物料相關類股,可說是撐起台股半邊天的功臣。專家認為,雖然報價尚未明顯回升,但這些類股最壞的情況應已過去,建議擇優逢低布局。
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大升,美股上演U型反彈,帶動今天台股強漲281.65點,即將挑戰年初高點,再戰兩萬四千點大關。這波漲勢仍由台積電與AI供應鏈領軍,帶動市值型與科技主題型ETF走強,其中,元大電子(0053)與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單日皆有2%以上漲幅,居所有台股原型ETF之冠。法人表示,這凸顯AI發展趨勢不變,科技成長股仍是台灣最具成長潛力的板塊,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市值型ETF參與這波科技革命帶來的投資契機。
受惠AI伺服器市場需求熱絡,輝達新一代GB300伺服器更是引爆供應鏈商機,其中BBU(電池備援電力模組)從選配改為標配,BBU相關概念股受到市場關注,指標廠光寶科(2301)、台達電(2308)、群電(6412)日接力召開法說會,被市場譽為「電源超級法說周」,盤整已久的BBU族群出現低檔轉強訊號,吸引法人資金進駐。
今年台股先重挫再強彈,但主動式基金績效普遍落後大盤,在上半年即將結束之際,基金經理人勢必積極拉抬績效,為下半年做好準備,作帳行情值得期待。
「嫁妝股」是資深分析師、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的核心投資理念,在「資產不能夠縮水」的前提下,不僅可以積累財富給下一代,也相當適合偏好低風險的穩健退休族,他大方公開24檔口袋清單,殖利率全數都有5%以上,不僅全數股價百元有找,且絕大多數低於50元,由於都是低基期的績優銅板股,長期存也不心累。
以幫女兒存嫁妝股,成為眾多存股族的心靈導師,資深分析師、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不僅以札實的產業研究聞名,投資風格更是穩健,但他卻透露,年少輕狂時也曾大開槓桿,甚至當起當沖客,賺個3、5毛的蠅頭利差就跑,直到被前輩「一世人撿角」的重話打醒,轉為追求「資產不縮水」的價值型投資法,年領6位數股利。
2025年將買哪一檔高股息才好?分析師陳唯泰大膽推測,如想要最安全、最保守的,就是挑選過去2季配息穩定的如00878、00919等,但如果想要拚息差雙賺,不妨考慮00939、00940等目前市價在發行價以下者,因為經過整整一年的整理,調整部位也該調整差不多,所謂「生不逢時」的問題,已經過去了。
上市櫃公司元月營收全數公布,合計達3.74兆元,月減8.78%、年增7.78%,並寫下最強元月紀錄,這波成長主要受到AI產品需求強勁推動,讓電子業表現持續亮眼。另有64家創新高、占比3.4%,較前(12)月137家下滑,但較去年元月59家成長;營收成長較大的前三名產業,分別是綠能環保業、水泥工業、航運業。
12月向來是電子股淡季,若12月營收創高的個股,往往1~2月表現還會更好,2024年12月營收以美元計價的廠商,像是台積電等,預期營收都有淡季不淡的好表現,資深分析師點名,除金麗科、中砂、藥華藥等10檔12月營收年月雙增,另外包括鴻海、大立光、台積電、日月光、京元電等10檔正規一軍,12月營收唱旺,後市同樣值得期待。
最近從美股觀察,道瓊創下新高,費半等科技股卻相對弱勢,顯示內需傳產勢力抬頭,資深分析師陳唯泰以生活選股法,篩出王品、瓦城、遠百等8檔民生消費股,其中六角將在下周三(9/4)除息,且小金雞王座9月掛牌,可留意除息後的甜甜價;統一超則是連5年配息9元,7年合計配出78.8元現金,相當適合存股長抱。
台股有「鬼月魔咒」?這是剛好進入半年報密集發布期,加上國際股市不佳所致。趁主流股休息時,找出切合鬼月商機、小而美的投資標的,也許有機會出頭天。
台積電近期舉行的法說會,雖然揭露獲利三率三升的優異表現,但股價卻有利多出盡的疑慮。台積電雖然獲利展望仍佳,但有3個長線陰影逐漸浮現,值得留意。
2024全球牛市再起,Q2市場在高檔震盪,投資人該如何把握行情,是一門學問,而Fed利率政策搖擺不定,投資人又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與比例配置,並把握行情?對此,證券分析師陳唯泰認為,投資小白可從定期定額外做起,屆齡退休的投資人則可思考不同產品的投資比例,他也預估,真正開始降息循環的時間點大約會落在2025年。
水手們齊聚開趴!520台股行情小漲13點收在21271點,航運股貨櫃三雄萬海、陽明、長榮不畏風浪,從四月齊漲迄今,其中兩檔上周還被關禁閉列為處置股,股民照樣給力,期待二年前股價一路狂飆的「航海王」乘風破浪再現。
紅海危機再起,讓今年全球運價比去年高,帶動航運股股價這一波上漲,下半年還仍順風順浪?陽明董事長鄭貞茂日前示警,市場上雖普遍樂觀看待,但「供過於求」事實仍存在,關鍵數字可以觀察全球運力與供需缺口的數據比對窺知一二。
「航海王」能否在2024年中上演續集?CTWANT記者採訪投顧副總、資深證券分析師,看法迥異,對貨櫃三雄下半年看漲,一是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不可能」另一相反看法「股價高點還未到」;但皆認為,「散裝船群族接棒機率高,較為安全」,也同時提醒說,「追高股價,要謹慎評估自身財務情況與風險評估。」
高股息ETF最近人氣非常旺,但也有人偏愛存金融股,財經作家、中原大學國貿系助理教授廖仁傑透露自己偏好金控龍頭股,包括兆豐金、國泰金都是他長期存股標的,進而穩定打造每月10萬元以上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