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雷射針灸的搜尋結果,共14筆
演藝圈男偶像身高動輒突破180公分,不僅是家長,就連青少年也非常關注自身身高,聯新國際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陳藝文指出,診間常遇到因成長落後同齡而尋求協助的案例。她分享一位國二男生身高僅150多公分,由於父母的身高均不足170公分,經過轉骨調理、改善作息與運動多管齊下,如今升上高一身高已超過170公分,仍持續療程以期再提升。
年約60歲的李女士長期受過敏性鼻炎困擾,每逢秋冬經常鼻塞、流鼻涕,吃西藥往往只能短暫紓解,經中醫採用三伏貼並搭配中藥內服,症狀獲得明顯改善。中醫師指出,針對體內陽氣不足等體寒狀態,可在夏季陽氣最盛的「三伏天」進行治療,達到冬病夏治。
馬偕紀念醫院醫療團一行11人於4月13至27日五度挺進烏克蘭,為烏克蘭利維夫(Lviv)等七個城市共計500名當地居民義診,服務項目包括心臟內科、小兒心臟科、牙科、口腔外科、傳統醫學服務等,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中醫部醫師以針灸、雷射針灸、拔罐、貼布、刮痧、按摩等為民眾義診,現場也有民眾用烏克蘭語夾雜著「Taiwan! Taiwan!」,「Taiwan! Thank you!」等語表示感謝。
天氣回暖,陽氣開始升發,萬物生機勃勃,新陳代謝也變得較活躍。專家指出,此時協助孩子長高,能事半功倍。孩子出現第二性徵時,就可準備轉骨。除中藥、針灸,也可每周準備1~2次「開脾健胃轉骨雞湯」給孩子吃,幫助轉骨之餘,還能增強免疫力。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困擾,其中不乏慢性頑固型偏頭痛,許多青壯年飽受其苦,幾痛不欲生;台中榮總針對頑固性偏頭痛患者給予口服藥物及雷射針灸治療後發現,8成患者症狀獲得改善,效果可持續3個月,相關成果在2023韓國國際頭痛大會、2024年荷蘭歐洲頭痛大會發表,獲得肯定,也為患者帶來治療希望。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與「中華傳統養生教育發展協會」合作舉辦「小小中醫大學堂」營隊活動。學員都是曾參與中華傳統養生教育發展協會舉辦之「小小中醫班」的國小、國中學生,他們對於陰陽五行、臟象經絡和藥性體質等中醫概念都已有相當的基礎,這次活動在義守大學後中醫系的教學場域做進階學習,參與的學員都覺得相當新鮮有趣。
中醫博大精深,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等日前與中華傳統養生教育發展協會合辦「小小中醫大學堂」營隊活動。學員都是曾參與中華傳統養生教育發展協會舉辦的「小小中醫班」的國小、國中學生。對於中醫與陰陽五行等藥理,學員都覺得新鮮有趣。
68歲蔡女士因長年勞作,時不時腰酸背痛、多處肢體痠痛,合併腎病末期,常與止痛藥及痠痛藥膏為伍。日前就醫診察判斷為腎陽虛兼併氣血不足,以雷射針灸治療3個月,不僅改善局部痠痛與氣血不足的問題,精神和體力均變好,血液透析也較少發生血壓過低情況。
4歲男童小文患自閉症合併語言發展障礙,因僅能透過關鍵字溝通,無法說出完整詞句,與幼兒園朋友互動受限。今年初接受早療課程合併中醫雷射針灸治療,第1次回家就說出「我要吃餅乾」的完整句子,3個月後還可以討價還價「我要10片不要5片」,進步讓醫師跟媽媽驚喜不已。
花蓮一名47歲黃小姐去年確診罹患乳癌,經手術切除、電療、化療等治療過程,病況雖已穩定,卻飽受失眠、全身痠痛等副作用所苦,經透過中藥及針灸治療,陸續緩解失眠與疼痛困擾,精神及體力也有明顯進步。中醫師建議癌症患者在治療時,可搭配中醫輔助治療,降低副作用的痛苦外,亦可幫助提高生活品質。
隨著3C產品的普及,眼疾患者近年驟增,西螺1名59歲農婦罹患「雙側淚腺乾眼症」,原本以人工淚液治療,但最近追劇30分鐘就感到畏光、乾澀、刺痛,透過雷射針灸以低強度的雷射照射刺激穴位,疏通經絡、增加氣血循環,經3次療程,症狀大為改善。
花蓮1名11歲的黃小妹每周尿床約3到4次,讓家人相當苦惱,擔心膀胱出現病變,去年8月透過中醫治療,且3個多月的服藥下,尿床狀況明顯改善,至今也不再發生尿床情形,讓父母安心許多。醫師建議家長,如孩子年紀進入學齡期仍出現尿床情況,切勿亂吃補品,可請醫師評估對症下藥,精準治療。
愈來愈多民眾因俗稱「下頦痛」的「顳顎關節障礙」尋求中醫針灸治療,雲林縣北港鎮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媽祖醫院中醫師9日表示,下頦痛除了不能吃咬硬物,還會伴隨頸部痛、頭痛、牙痛、耳鳴等諸多問題,甚至可能因長期咀嚼不平衡而導致臉部歪斜一邊,建議可透過中西醫合療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