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颱風環流的搜尋結果,共123筆
中颱鳳凰朝台步步進逼,中央氣象署凌晨5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目前鳳凰在鵝鑾鼻西南方約380公里處,以每小時11公里速度,向北北東進行。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鳳凰在強度變化、路徑上,類似2004年的南瑪都。「百年冬颱」南瑪都受颱風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影響,北部、東部雨勢劇烈,花蓮布洛灣累積雨量達1090毫米,造成2死2失蹤、農損達6.7億元。
鳳凰颱風來襲,中央氣象署今日17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預估明(11)日上午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颱風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部、東半部風雨以明天最劇烈,南部則是周三颱風中心接近才會明顯增強。《中時新聞網》整理11日全台縣市停班停課資訊,一次掌握颱風假異動。
中颱鳳凰持續逼近台灣,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表示,鳳凰可能成為罕見的11月登陸的颱風,預估周三晚間至周四清晨(12、13日)在西南部沿海登陸,登陸後將快速穿越台灣,強調「全台這次沒有地方能夠倖免」,受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影響,各地將陸續出現明顯風雨,北部、東部降雨提早增強,中南部則須嚴防颱風核心帶來的強風豪雨。
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強降雨影響,花蓮山區今天起可能會發生強降雨,公路單位已提前進駐搶災機具在台9線蘇花公路待命,後續也不排除視雨勢加劇預警封閉蘇澳至崇德路段。另外,秀林鄉公所也緊急宣布秀林鄉富世村第13鄰至19鄰及和平村,今日中午12時起停班、停課。
鳳凰颱風目前位於馬尼拉東方海面,向西北西轉北朝台灣海峽前進,之後將轉東北通過台灣,氣象署分析,明天至周三(10日至12日)風雨最顯著,最快可能周一下半天發布海警,周二發布陸警。天氣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分析,颱風進入南海後,東南暖濕氣流與東北季風可能會有共伴效應,周二(11日)隨著颱風北上,共伴效應位置也會逐漸往北,擴及台灣東北側及東側,「基隆北海岸、雙北山區、新北東側、宜蘭、花蓮、台東均有劇烈降雨的機會,小心災害發生」。
鳳凰颱風侵台機率高,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鳳凰明(10日)進入南海,周二(11日)北轉朝台灣移動,周三(12日)晚上可能登陸。明、後天受共伴效應影響,北部、東半部會有豪雨以上等級的降雨,從雨量預測圖可見整片「紅到發黑」,中南部在颱風接近時也會有強風及明顯降雨;整體來說,這次風雨會很大。
鳳凰颱風今凌晨升級中颱,且強度持續增強,預計下周一(10日)穿越菲律賓呂宋島進入南海,接著北轉朝台灣前進,下周一至周三(12日)雨勢明顯增多,北部及東半部留意大雨或豪雨,中南部在周三颱風核心接近時,風雨也會瞬間拉起來。氣象粉專提醒,由於鳳凰颱風環流很大,加上東北季風加成,各地風力都會很強。
鳳凰颱風持續朝西北西方向移動,下周一(10日)將通過菲律賓呂宋島,後續北轉逼近台灣,氣象專家表示,鳳凰已來到輕颱上限,預估今天(7日)就會升級中颱,且還會持續增強;目前路徑變化不大,直接侵襲台灣的機率相當高,下周一起北部、東半部就會開始出現風雨,下周二至周四(11至13日)中南部地區也會受到影響。
位於關島西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29,已於今(6)日凌晨增強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粉專「氣象報馬仔」發文指出,10日後有較強冷高壓南下,迫使太平洋高壓勢力往東退,使得鳳凰路徑明顯北轉,未來有登陸台灣陸地之趨勢,桃園以北地區及基宜花東地區於11月10至12日期間,需留意豪雨等級降雨。另一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則指出,鳳凰颱風很大一隻,大環流的颱風加東北季風,風雨會相當有感。氣象署的降雨預報顯示,11日到12日,半個台灣出現高降雨量的紫色。
關島南方的熱帶低壓即將發展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氣象粉專表示,在抵達菲律賓前發展環境不錯,颱風環流龐大,至少可達中颱上限,甚至挑戰強颱;下周一(10日)抵達菲律賓附近後開始北轉,若太平洋高壓減弱速度慢,颱風穿越呂宋島才會北轉,對台灣的影響最劇烈,下周二至周五(11至14日)全台都有感。
風神外圍颱風環流和東北季風共伴影響,澎湖縣21和22日連兩日迎來逾150隻瀕危的保育鳥黑面琵鷺過境駐足,更讓前往朝聖鳥友意外發現,其中一隻色環已變色且字環脫落的黑面琵鷺,經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內部討論與核對,應該是1999年台南繫放的「T18」,其年齡已經來到28歲,已是阿祖級的「鳥瑞」,更是目前野外有繫環存活年齡最大的黑琵。
東北季風、颱風環流交織的共伴效應持續影響台灣,新北市部分地區風強雨大,21日僅新店區直潭國小、屈尺國小、烏來區全區中小學及幼兒園停班課,其餘地區正常上班上課。新北市長侯友宜21日受訪指出,20日晚間市府在應變中心多次開會,雖然21日雨量達到大雨、豪大雨等級,不過都是在山區居多,平地的雨量並沒有達到停班停課的標準。
由東北季風、颱風環流交織的共伴效應,持續影響台灣,中央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儘管颱風遠離,但低壓帶取而代之,今晚至明天上午風力增至最強。氣象署指出,這波東北季風要一直到周六(25日)才會減弱,雨勢稍緩僅1天,下周日(26日)東北季風將再度增強。氣象粉專提醒,北部民眾要有壞天氣一路到連假的心理準備。
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中央氣象署今(21日)對8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北市山區已達超大豪雨等級,擎天崗今天凌晨至今累積雨量已超過150毫米,24小時累積雨量高達576毫米;今北市山區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基隆市及桃園市、新竹縣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桃園、新竹、苗栗及花蓮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粉專指出,大風大雨下不停,目前共伴降雨進度約只有3分之1,未來三天北部宜花依舊是一片紫紅,總雨量恐破千。
還不能完全排除「秋颱」。位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13日升級為熱帶性低氣壓,未來有機會發展成颱風(風神)。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指出,準風神模擬路徑分歧,部分模式做出它會偏南走;美國模式認為它會偏北,屆時其環流和東北季風將產生共伴效應,為北部、東部帶來明顯降雨。
強颱「樺加沙」來襲,桃園國際機場全面進入防颱警戒。機場公司22日召開應變會議,由總經理范孝倫主持,聽取各單位整備狀況後,要求加強戒備、隨時通報最新情勢。截至下午6時,桃機共計有699架次航班起降,因側風影響已取消17架次,其中包含14架次客運航班及3架次貨運航班。
強颱樺加沙暴風圈已進入恆春半島,強度仍有些微增強,暴風圈也有擴大趨勢,根據氣象署最新颱風暴風圈侵襲機率,恆春和蘭嶼都有97%,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簡任技正伍婉華表示,颱風環流持續帶來強降雨,花東、屏東山區雨勢會愈來愈大,大台北、宜蘭及多處山區也有大雨發生的機率。
強烈颱風樺加沙進逼,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陸上、海上颱風警報,幾乎半個台灣警戒,連遠離颱風中心的北部,都要嚴防颱風環流甩入的強風豪雨。氣象專家吳聖宇形容樺加沙「怪物等級」,不僅近中心最大風速已達每秒58公尺,追平去年重創海南島的摩羯颱風,暴風半徑更廣達320公里,又強又大。
樺加沙颱風今天(20日)上午8點增強為中颱,目前中心位在鵝鑾鼻東南東方1110公里之海面上,以每小時6轉14公里速度向西北轉西北西進行。氣象粉專表示,樺加沙環流持續整合、爆發,接下來將通過環境良好的區域,將以強颱威力通過巴士海峽或恆春以南,靠近台灣時暴風圈可能再擴大,下周一(22日)接觸到恆春半島及台東陸地;樺加沙登陸台灣的機率較低,但暴風圈仍會籠罩南部及台東,北部也有一定的風雨,中部則以強風為主。
台灣近日供電緊張,林口、興達電廠有3部大型機組無法發電,讓中火所有燃煤機組火力全開緊急救援,連帶影響台中空品,犧牲台中人「用肺發電」。根據環境部監測,台中18日下午多處監測站亮橘色燈號,不利敏感族群健康。台中市環保局指出,19日細懸浮微粒仍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20日起才可望改善至黃色普通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