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喝水量的搜寻结果,共50笔
多喝水没事,没事多喝水。但中医师艾莉丝在脸书发文提醒民眾,千万不要乱喝水,因喝水要喝对时间,在黄金时间补充水分,不仅可促进身体排毒,还能帮助瘦身,是维持健康的绝佳方式。
当尿液混浊时,民眾多半会觉得是因水分补充不足,但泌尿科医师王士纲表示,长期尿液透明也不一定代表健康,当心这是肾臟发出的求救警讯。理想的尿液顏色应呈淡黄色或浅稻草色,代表体内水分与代谢平衡,肾臟在正常浓缩与排泄废物。
近日天气转凉,节气进入霜降,中医师指出,秋天气候转乾、气温下降,若水分摄取不够,容易导致排尿减少、尿液浓缩,让细菌有机可乘,增加泌尿道感染风险。建议可多摄取利尿清热类食物如冬瓜、绿豆,及新鲜蔬果或具利尿作用的海产。
三重街头,一群国中小学生蹲在水沟边,手持夹子,一根根捡起被丢弃的菸蒂,因为每一根菸蒂,能污染高达100公升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两个月的喝水量。这支名为「不落蒂联盟」的学生团队,他们的菸蒂清理行动已经要迈入第三年,一路上捡菸,从小学生捡成国中生。2024年以《杜绝菸害 不留余蒂》计画获得信义房屋「社区一家」楷模奖肯定,值得一提的是,当初他们并非以「深耕校园类」申请,而是选择「幸福社区类」,与来自全台各地、相对成熟的社区团队一同竞争,堪称越级打怪,最终也成为最具行动力的倡议者之一。
喝水对健康相当重要,但喝错可能会影响肾臟健康,从早上起床第一口水,到睡前最后一杯水,每个细节都攸关身体健康。营养师高敏敏列举10项错误的喝水习惯,包括喝过量、偏好特殊矿物质瓶装水、起床第一杯水太晚喝、感觉冷就不想喝水、运动后狂灌水等,必须尽快调整。
运动时补充足够水分,不只为了解渴,还能保护细胞减少损伤。营养师科提斯指出,水分摄取不足除了会让体内氧化压力升高外,在运动后还可能让细胞死伤更为严重,因为身体无法提高抗氧化力来因应,长期下来会干扰运动后的恢復、增加疲劳、损害训练效果。
青光眼被称为视力小偷,是一种可能让人逐渐失明的疾病。眼科医师吕大文表示,青光眼患者除要定期追踪外,平日要避免熬夜、做憋气动作、避免吃过油食物与控制好血糖,以免诱发出血性青光眼,失明机率是百分之百,另也不可以大口灌水,以免眼压飙高,让病情恶化。
慢性发炎就像是小小的火苗,在身体里到处点燃,影响身体各系统功能。医师许嘉珊指出,一些微小的身体状况都是警讯,长期下来可能会出现代谢与心血管问题,甚至是癌症,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慢性发炎?日常又能做什么才能将体内发炎的火苗扑灭?医师一次解答。
三重街头,一群国中小学生蹲在水沟边,手持夹子,一根根捡起被丢弃的菸蒂,因为每一根菸蒂,能污染高达100公升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两个月的喝水量。这支名为「不落蒂联盟」的学生团队,他们的菸蒂清理行动已经要迈入第三年,一路上捡菸,从小学生捡成国中生。2024年以《杜绝菸害 不留余蒂》计画获得信义房屋「社区一家」楷模奖肯定,值得一提的是,当初他们并非以「深耕校园类」申请,而是选择「幸福社区类」,与来自全台各地、相对成熟的社区团队一同竞争,堪称越级打怪,最终也成为最具行动力的倡议者之一。
你也有「吃饭不要喝水,会稀释胃酸、食物难消化」的观念吗?现在研究已破除这样的迷思。减重医师萧捷健指出,适量喝水不仅不会稀释胃酸,也不会干扰营养吸收,用餐时小口喝水,还能促进排便顺畅。
水分是维持人体运作的重要条件。肾臟科医师洪永祥表示,水喝太多、太少都可能伤肾,他整理出10大伤肾的错误喝水行为,包括运动后狂灌水、迷信碱性水等,排名第一的是「从小水喝太少完全无自觉」,这类人每天喝水量不到1000c.c.,常感冒、易三高、痛风、结石,有颗超龄的老肾臟,建议一般人白天至少要喝8次水。
28岁徐小姐因工作繁忙常常憋尿,且喝水量低,近期感觉小便有酸痛及灼热感,经过一天发现有血尿,赶紧就医接受尿液检查,经诊断为泌尿道感染。医师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透过多喝水、不憋尿、正确卫生习惯等8招预防泌尿道感染。
国内新冠疫情升温,女星恺乐日前也在社群网站发文透露,前阵子一家3口全染疫,身体酸痛、喉咙痛、狂拉肚子加刀片嗓,1岁儿子因此狂哭,让她很心疼;营养师高敏敏表示,染疫期间对症补营养才好得快,像吃鲑鱼可减缓身体发炎症状,吃芭乐、奇异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则有助缩短病程。
每人每天所需的喝水量,依个人身体状态、有无疾病而不同,除了白开水,茶、咖啡、汤、食物也会算在每日所需的含水量里,医师洪永祥指出,食物的供水量约为20%,可以扣除后再补充到每日所需的饮水量,肾臟病患因身体排水状况不佳,要特别留意食物里的水量。
国内有200多万人有慢性肾衰竭,有近10万人洗肾。肾臟科医师洪永祥分享有一位55岁慢性肾衰竭第3期的妇人,按时回诊,却不按时吃药、不规律运动、不戒高糖饮食与计算吃进的蛋白质,且经常熬夜,「随意」的生活方式,让她的肾功能一直不佳,提醒要护肾,一定要刻意,包括刻意喝水、刻意饮食与运动等。
多喝水不如喝对时机,更能促进健康。基因医师张家铭表示,喝水不该只是凭感觉,而是一种有策略的健康选择,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若在3餐前喝水,例如早上250毫升、午餐与晚餐前各500毫升,可让空腹血糖在8周内下降超过30 mg/dL,这几乎等同于部分血糖药的效果,且饭前喝水,能增加饱足感,有助减重。
孩子常常尿床,早上出门前总是要忙着换衣裤和洗床单,相信这是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都曾面临的问题,林口长庚纪念医院特别在儿童节前夕,请儿童泌尿科医师林晏颀分享儿童尿床的卫教资讯,并亲授7撇步,院方也开设「儿童夜尿及尿失禁」门诊陪亲子共度难关。
明明只喝一点点水,却一直跑厕所,真的让人很困扰。泌尿科医师顾芳瑜表示,一般人一天约上厕所8次,但会受到喝水量影响,原则8至12次,都在正常范围内,如果一天超过12次,就有可能是有膀胱过动症的问题,建议要就医,可透过服药或进行神经电刺激治疗来改善。
减重医师吴榛槿曾是个体重80公斤的重量级美女,靠着多吃蔬菜、吃够蛋白质2个大原则,与适量运动,1年多内甩肉25公斤,至今体重维持在55公斤上下,她并分享脂肪正在燃烧的「4大徵兆」,包括不饿时间变多、放屁变多、常口渴及衣服变宽松,若4个中2个以上,代表脂肪燃烧正在进行中。
吴先生趁着年假,带一家老小到高雄,却在高速公路塞车塞了7个小时才抵达,没想到爸爸竟膀胱胀尿不出来,妈妈则是频尿且解尿疼痛,最后双双挂急诊,爸爸因摄护腺肥大被插尿管导尿1000C.C,妈妈则因膀胱炎、血尿接受抗生素治疗。医师提醒,长时间的反覆憋尿,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