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骨密度的搜寻结果,共121

  • 和绿茶有得拚!乌龙茶护骨促代谢  还能稳定情绪

    和绿茶有得拚!乌龙茶护骨促代谢 还能稳定情绪

    不少人喜爱乌龙茶回甘的口感。妇产科医师邱筱宸表示,研究发现,喝乌龙茶有助于减重、改善肠道菌相、提升身体代谢率,甚至比绿茶还强,此外,停经后妇女若有喝乌龙茶的习惯,只要别超过5杯,还具有保护骨头的潜力,但提醒泡茶别超过5分钟、饭后1小时再喝茶,以免伤胃或影响钙质吸收。

  • 骨质流失3警讯 髋关节骨折最惨 失能风险大增

    骨质流失3警讯 髋关节骨折最惨 失能风险大增

    小心骨质疏松症!中医师柯柏任表示,人类的骨质约在30岁后开始流失,当有不明下背痛、身高变矮或明显驼背,可能是骨质流失警讯,一旦恶化成骨松导致髋关节骨折,将增加失能风险。另据统计,髋关节骨折的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可能併发感染症,一年内死亡率达2成左右。

  • 骨松药放宽给付 治疗免等骨折后

     超高龄社会将来临,不少长者有骨质疏松症,可能造成多部位骨折,并以髋部骨折发生率50%最高,导致长期卧床、失能,一年内死亡率更高达2成。健保署今年放宽骨松药物给付,首度纳入未发生骨折的高风险族群,并扩大手腕、上臂骨折给付,有助提早预防骨松性骨折。

  • 以为闪到腰竟变「骨折」!医:骨质疏松害的

    以为闪到腰竟变「骨折」!医:骨质疏松害的

    嘉义市圣马尔定医院1周内收治3位长期背痛的年长女患者,经诊断为多处椎体压迫性骨折,3人都严重骨质疏松,却误以为是肌肉拉伤或退化性腰背痛,骨科医师黄立人以「飞梭椎体成形术」治疗,改善疼痛,提醒延缓骨疏要适度晒太阳、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维持规律运动。

  • 骨质疏松非老人专利!营养师:及早检测搭配3大营养核心

    骨质疏松非老人专利!营养师:及早检测搭配3大营养核心

    骨质疏松症被形容为「沈默的流行病」,因为骨折发生前往往毫无症状,一旦骨折,会大幅增加失能与死亡率,对个人与家庭都是沈重的负担,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北港妈祖医院临床营养科提醒,骨质疏松不是老年才会发生的疾病,而是与日常饮食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及早预防、持续努力,骨质疏松绝对不是命中注定的。

  • 告别更年期困扰!医喊6习惯改善情绪、睡眠与骨密度

    告别更年期困扰!医喊6习惯改善情绪、睡眠与骨密度

    每年10月18日为世界更年期日,今年国际更年期医学会以「生活型态医学在更年期健康中的角色」为主题,强调透过非药物介入方式,协助女性以健康的生活型态度过更年期。研究证实,地中海饮食可改善更年期女性的情绪与代谢指标,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搭配阻力训练,有助维持骨密度。

  • 防骨松 趁年轻补钙质存骨本

    防骨松 趁年轻补钙质存骨本

     我国65岁以上长者平均每7人就有1人罹患骨质疏松,医师指出,骨质约在20至30岁达巅峰后逐渐下降,但国人钙质摄取却未达每日建议量6成,呼吁民眾及早补充钙质,多运动、晒太阳,饮食可多吃牛奶、鱼、豆类,并适当补充保健营养品。

  • 三总首创AI血液透析系统 治癒全身骨痛

    三总首创AI血液透析系统 治癒全身骨痛

     三军总医院昨日正式发表全臺首创「AI智动化血液透析系统」,该系统具备智慧化透析医疗管理、跨平臺资讯整合、创新式病人照护与品质监测模式、全臺首创医护专用App、病人端居家照护App、全球首创双语透析摘要(FHIR-ready)等6大创新特色,助国人骨质疏松预测及精准治疗,有效提升医疗照护效率。

  • 三总首创AI系统 防骨松併发症

    三总首创AI系统 防骨松併发症

     全台透析患者近9万人,其中半数有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髋骨骨折,10年死亡率几乎高达100%,及时找出风险,提早预防是关键。三总15日正式发表全台首创「AI智动化血液透析系统」,可即时预测血钾异常、贫血或骨松等,还能设置开药提醒,即时查询其他科别的医疗处置。

  • 防洗肾患者髋骨骨折死亡 全台首创「AI透析」及早预测风险

    防洗肾患者髋骨骨折死亡 全台首创「AI透析」及早预测风险

    全台透析患者近9万人,其中半数有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髋骨骨折,10年死亡率几乎高达100%,及时找出风险,提早预防将是关键。三总今(15日)正式发表全台首创「AI智动化血液透析系统」,可即时预测血钾异常、贫血或骨质疏松等,还能设置开药提醒,即时查询其他科别的医疗处置。

  • 重训后肌肉酸痛 2穴道有助消除疲劳

    重训后肌肉酸痛 2穴道有助消除疲劳

     越来越多银髮族和忙碌的上班族疯「超慢跑」,医师提醒,超慢跑属于心肺有氧,并无法取代所有运动,人的肌肉在30岁后逐渐流失,需要的是「重量训练」,如哑铃、杠铃、腿推机、伏地挺身、深蹲等,让肌肉出力,才能强壮与雕塑身体,达到抗老化、顾关节等效果。

  • 散步逛街 护心顾脑更乐活

    散步逛街 护心顾脑更乐活

     养生当道,运动是关键之一,但平常就已经很累了,要怎么养成运动习惯?精神科专家提醒,其实散步、逛街这类长时间的行走也是一种运动,好处不仅在于身体,也有利心理健康,而且时间和地点也都相当弹性。若想休閒惬意,可放缓步速;若想要促进身体循环等,可尝试让步伐加快,并可轻松对话的程度,达到更好的心肺训练效果。

  • 5骨松高危险族群注意 医推1检测只要10分钟 掌握骨密度

    5骨松高危险族群注意 医推1检测只要10分钟 掌握骨密度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调查,65岁以上民眾约每7人就有1人患骨质疏松症,比例随着年龄增加,且女性高于男性。台东基督教医院骨质疏松暨肌少症防治中心去年挂牌,今年6月更通过「骨质疏松症友善机构」认证。

  • 微胖是「保命符」腿粗反降高血压、糖尿病风险

    微胖是「保命符」腿粗反降高血压、糖尿病风险

    许多人追求纤瘦的体态。不过,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近来多项大型研究显示,臀部与大腿的脂肪与肌肉分布,和代谢健康、心血管风险、甚至寿命息息相关,屁股大、腿粗、BMI值在25到30的微胖体型,能减少高血压、糖尿病与跌倒的风险,是最「耐用且长寿」的体态。

  • 中老年身高缩水 恐骨松找上门

    中老年身高缩水 恐骨松找上门

     一名65岁老翁,本身有糖尿病,近半年身高变矮、背部酸痛不舒服,曾尝试职能治疗和贴止痛贴布,但效果有限。在女儿陪同下就医,门诊X光发现他胸腰椎交界处有压迫性骨折,进一步进行骨密度检查,确诊骨质疏松。经过2年持续治疗,骨密度数值进步、背痛情况也改善。

  • 长寿专家每天必补充1维生素 生物年龄大减11岁

    长寿专家每天必补充1维生素 生物年龄大减11岁

    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52岁的美国老化医学教授洪克特(Kurt Hong)先前透过检测,发现自己的生物年龄只有41岁,比实际年龄小了11岁,并指出之所以能逆龄,与他的3个生活习惯有关,包括维持有氧与重量训练、每天补充维生素D及规律训练大脑。

  • 8旬翁变矮4公分、头无法贴壁 竟是骨质疏松找上门

    8旬翁变矮4公分、头无法贴壁 竟是骨质疏松找上门

    88岁的罗爷爷住在荣民之家,身体硬朗的他却在一年前某天散步腿软不慎跌坐在地,之后大腿疼痛,X光呈现骨骼密度降低及髋关节股骨颈骨折,接受手术后长期卧床,行动受限,无法完全恢復。另一名荣民之家82岁的张奶奶,诊断类风溼性关节炎接受治疗逾30年,10多年前出现频繁下背痛且驼背严重,双能量X光骨质密度检查呈现骨质疏松及脊椎压迫性骨折,接受长期骨松药物治疗、维生素D补充及持续復健运动后,近半年背痛完全改善已不需服用止痛药。

  • 双和医院赴泰交流 到偏乡义诊

    双和医院赴泰交流 到偏乡义诊

     卫福部立双和医院执行新南向医卫合作与产业发展计画,院长李明哲本月19日率队到泰国清迈举办2025智慧医疗国际研讨会暨医卫产业展,与泰国及寮国相关产学界交流与分享经验。研讨会共105位医疗人员与产业人士参与,成功搭建台泰医卫界交流平台,不仅促进合作,也协助国内医疗与医材厂商拓展东南亚市场。

  • 摄护腺癌年轻化 1/3患者远端转移

    摄护腺癌年轻化 1/3患者远端转移

     摄护腺癌是台湾男性排名第三的癌症,但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往往因为摄护腺肥大而意外发现。医师指出,临床上多达1/3摄护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远端转移,尤其以骨转移最常见,常伴随疼痛、病理性骨折、脊椎压迫、恶性高血钙症等併发症,对身心带来严峻考验。

  • 跳绳CP值最高 !延寿、防骨松又顾记忆

    跳绳CP值最高 !延寿、防骨松又顾记忆

    跳绳是一项简单但对健康有高度益处的运动,医师李思贤指出,跳绳不只能提升下肢肌力、有效燃脂,还能提升抗氧化能力、预防骨质疏松、维持记忆力,连跳12周能提升最大摄氧量,有助延寿,是一项CP值最高的运动。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