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孕症的搜寻结果,共230

  • 试管婴补助加码 上看15万元

    试管婴补助加码 上看15万元

     少子化是国安危机,卫福部民国110年起推动「不孕症试管婴儿补助2.0」,至今年10月底,已协助2.6万多对夫妻诞下逾3.1万名宝宝。行政院日前宣布11月1日起加码补助,升级为3.0,每次补助最高达15万元,呼吁年轻夫妻尽早申请。

  • 试管婴儿补助升级3.0 !每次最高补助15万 11月上路

    试管婴儿补助升级3.0 !每次最高补助15万 11月上路

    针对不孕症夫妻,卫福部110年起推动「不孕症试管婴儿补助2.0」,截至今年10月底,已协助2.6万多对夫妻诞下逾3.1万名宝宝。行政院日前宣布11月1日起加码补助,升级为3.0,每次补助最高达15万元,呼吁年轻夫妻儘早申请。

  • 11月新制懒人包 普发1万预登记 公费流感疫苗二阶段开打

    11月新制懒人包 普发1万预登记 公费流感疫苗二阶段开打

    11月有多项新制上路,民眾最期待的就是普发1万元,11月5日开放预登记,最快11月12日入帐;交通、医疗方面也有变革,高铁将取消「弹性乘车」制度,旅客持对号座车票不得再以人工方式提前改搭早一班列车;公费流感、新冠疫苗第二阶段开打;另外还有地价税开徵,缴纳至12月1日止。《中时新闻网》整理6大新制细节,带读者一次掌握。

  • 惩罚「无后」恶法 王永庆遗孀、名制片都立遗嘱「没给手足」 他们仍拿到遗产

    惩罚「无后」恶法 王永庆遗孀、名制片都立遗嘱「没给手足」 他们仍拿到遗产

    我国独有的「兄弟姊妹享有遗产特留分」的法律规定,引发社会关注,从已故艺人罗霈颖、制片裴祥泉、台塑创办人遗孀王郭月兰等有预立遗嘱或无立遗嘱时的后续处理遗产案件中,皆可看到相关讨论与引发诉讼争议。

  • 普发现金民眾怎么花?旅游、消费花用占逾4成

    普发现金民眾怎么花?旅游、消费花用占逾4成

     全民普发现金1万元,最快11月发放,民眾计画怎么花这笔「意外之财」?国泰金控调查显示,超过4成的民眾预计用在旅游及消费,逾3成民眾规画投资股票、基金或外币等,另外也有近一成五的民眾,倾向把现金拿来储蓄。

  • 子宫镜精准扩刮 减少沾黏经痛

    子宫镜精准扩刮 减少沾黏经痛

     女性面临流产、产后胎盘残留或异常出血等问题,医师可能建议「刮宫」。一名30多岁女性,因自然流产接受传统子宫扩刮术,竟持续出血不止,追踪发现子宫仍有残留组织,一度担心自己「再也当不了妈妈」,所幸转由「子宫镜手术」处理后立即止血,并在数月后自然怀孕,近日平安产下一名健康宝宝。

  • 人工生殖费用减税 放宽认定

    人工生殖费用减税 放宽认定

     想生育的爸妈减税好康来了!财政部核释,如果民眾到卫福部试管婴儿人工生殖技术补助方案的医疗院所进行试管婴儿人工生殖,虽然该院所可能不是健保特约医院、公立医院或「会计纪录完备正确」医疗院所,费用扣除政府补助与保险给付后,综所税可以列举扣除,尚未核课确定的案件都可以受惠。

  • 中西合璧 瞿瑞莹同理心治不孕症

    中西合璧 瞿瑞莹同理心治不孕症

     马偕医院中医妇科主任瞿瑞莹,执业至今逾10年,笑称自己当初在中、西医间犹豫不决,最后选择了更贴近生活的中医,是因小时候学习舞蹈、练太极拳导致酸痛时,透过按压穴位就能舒缓的效果,加上欣赏中医哲学,强调平衡的思维,于是踏上这条道路。同时具备台大公卫背景的她,学成后在临床灵活结合中西医,强调中医并非仅是治病,更是生活指南。

  • 工商社论》只靠撒币难挽救生育低迷的现象

    工商社论》只靠撒币难挽救生育低迷的现象

     行政院继推动婚育住宅政策后,9月再为育儿祭出催生新政,除持续推动此前已实施的人工生殖、冻卵补助、首期孕、假期弹性应对养等措施,新推动者包括:简化各种不同保险生育给付,调整中央统一每一胎儿补助10万元,同时与地方既有的补助兼容,及推动不孕症试管婴儿补助3.0与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等「好孕」三大方案,希望让新生婴儿人数止跌回升。

  • 台湾连6年「生不如死」 名医示警:今年新生儿恐低于11万

    台湾连6年「生不如死」 名医示警:今年新生儿恐低于11万

    今天是国庆日,在出生率逐年下降之际,抢生国庆宝宝情景已不復见,生殖医学权威李茂盛预测,今年出生人数恐低于11万人,比去年降幅更大,去年新生儿数还有13万多,第6年的「生不如死」将令人触目惊心。他分析说,房价和物价高、生养小孩经济压力大,均是少子化主因。

  • 《生医股》邦睿生技前3季营收超越去年全年 Q4仍有动能

    邦睿生技-创(6955)挟着旧有客户全产品线成长及新产品开卖,2025(今)年前3季营收超越去年全年,随着新市场开发及产品陆续取证,预估今年第4季及明年成长动能将持续走强。

  • 德经处 打造创新、永续双引擎

    德经处 打造创新、永续双引擎

     德国经济办事处自1981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促进台德经贸合作的关键桥梁,作为德国在台的官方代表机构,德经处不仅致力于推动双边贸易投资往来,也协助企业跨越市场、文化与法规隔阂,发掘合作新契机。

  • 从否认怀孕到当妈只120分钟 !19岁女子「隐性怀孕」腹痛才知要生了

    从否认怀孕到当妈只120分钟 !19岁女子「隐性怀孕」腹痛才知要生了

    大陆浙江某医院急诊室发生一起离奇案例。一名19岁女子因剧烈腹痛伴随阴道出血,在母亲陪同下就医。然而,检查后显示,女子盆腔内已有一名足月胎儿,脊椎与头骨清晰可见。仅仅两个小时后,她就在产房顺利诞下一名体重3.2公斤的女婴。

  • 少子化止跌计画出炉!陈时中拟推「三合一托育」

    少子化止跌计画出炉!陈时中拟推「三合一托育」

    台湾少子化问题持续恶化,行政院政务委员陈时中今天再抛出,将推动「三合一托育」,希望0~12岁的婴幼儿、学童,都能在同一个机构托育,让父母免于奔外,且将会同卫福部、教育部共同讨论,未来提供家长更好的「临时托育」服务,让家长育儿更无后顾之忧,希望能「先止跌、再回升」新生儿数。

  • 政院催生 祭好孕三方案

    政院催生 祭好孕三方案

     行政院聚焦施政四大优先,青年优先面向继婚育宅、职场休假弹性化后,18日院会上,院长卓荣泰拍板再推出「好孕三方案」,生育补助齐头升至10万元并配合试管婴儿与补助取卵取精以催生,下一步将强化临时托育量能。

  • 10万好孕 补差额补助 146万劳工仅多领8400元

    10万好孕 补差额补助 146万劳工仅多领8400元

     行政院会18日拍板通过「好孕三方案」,包括扩大生育补助、不孕症试管婴儿补助3.0及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行政院长卓荣泰在会中指示,中央将在既有社会保险生育给付下「补差额」,每名婴儿一律补助10万元,试管婴儿补助每次最高可获15万元,另新增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取卵每次最高补助7万元,取精最高8000元。

  • 跨境求子热潮3年增2.25倍 台湾医疗技术吸国际家庭

    跨境求子热潮3年增2.25倍 台湾医疗技术吸国际家庭

    全球每6人就有1人受不孕症困扰,需透过人工生殖技术协助受孕,近年国际家庭到台湾跨境求子人数迅速上升,3年成长2.25倍。国内同样面临少子化,行政院通过「好孕三方案」,扩大生育补助、加码医疗性冻卵补助,未来试管婴儿首次补助更提高至15万元;医师指出,年轻人不婚不生,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政府也应解决居住问题、扩大托育服务。

  • 卓揆:明年起每胎生育给付10万元 试管婴儿补助最高15万

    卓揆:明年起每胎生育给付10万元 试管婴儿补助最高15万

    行政院会今拍板通过「好孕三方案」,包括扩大生育补助、不孕症试管婴儿补助3.0及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行政院长卓荣泰在会中指示,中央将在既有社会保险生育给付下「补差额」,每名婴儿一律补助10万元,试管婴儿补助每次最高可获15万元,另新增医疗性生育保存补助,取卵每次最高补助7万元,取精最高8000元。

  • 胖小孩恐长不高 医揭4大警讯

    胖小孩恐长不高 医揭4大警讯

     全台儿少过重肥胖率破3成,医师指出,「养胖才会抽高」是错误迷思,体重超标除了导致性早熟、长不高,还会增加三高、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风险。若孩子出现4大成长警讯,应及早就医对症治疗,平时也应改善挑食、晚睡、运动不足3大坏习惯。

  • 全台逾3成儿童肥胖、长不高还早熟 医吁改3坏习惯

    全台逾3成儿童肥胖、长不高还早熟 医吁改3坏习惯

    全台儿童青少年过重肥胖率破3成,过去常有「养胖才会抽高」错误迷思,医师指出,体重超标会导致性早熟、长不高,慢性病更会提早上身,研究显示,BMI每增加一单位,生长高峰会提早0.6至0.7年,让孩子提早停止生长、来不及长高。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