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林健三的搜寻结果,共25笔
丹娜丝颱风造成南部县市不少光电板破碎,满目疮痍。蓝委陈菁徽质疑,政府夸口的光电板身分证、片片有序号等追踪机制早已破功,环境部长提供清单的承诺跳票,主管光电板政策的经济部次长竟公然逃避国会监督,躲在位置上近30秒。她痛批经济部必须为其失职行为向民眾道歉。
7月初丹娜丝颱风重创南台湾光电案场,至今还未完成善后,对于业者只会盖却无防灾、善后能力,经济部拟与环境部成立跨部会「光电总体检小组」,经济部表示,原本便已要求中大型发电案场要做好灾防工作,未来将明确画出红线,以20MW容量为基准,要求旧电厂提出涵盖防灾、减灾、灾后处理三大面向的防灾计画,新厂办理登记时也需一併提出这项计画,新制最快第4季上路。
丹娜丝颱风造成全台33案场的光电板,约13万5000片受损,多数业者已陆续去化、完成清理,唯独嘉义县新庄滞洪池营运厂商「元昱太阳光电」公司处理进度缓慢,又被揪出不符规定,至今已被重罚900万元,环保局第3次开罚时,限期28日前完成改善。业者疑似被罚怕了,已送出清运计画书,盼争取缓衝时间。嘉义地检署检察长蔡宗熙25日率员到场了解状况,检方强调尚未到司法介入的阶段。
为加速灾后废弃物清理工作,环境部今16日下午在嘉义县成立「环境部灾后復原南部办公室」,环境部彭启明亲自出席揭牌后,再到义竹乡新庄滞洪池、鹿荷苞屿滞洪池视察光电废弃物清理情况,目睹破光电板夹杂浮具、电线等随意弃置池边、地面,又得知业者直接在农地上破碎浮具,当场表示要再重罚「元昱太阳光电」股份有限公司300万元,且不排除一罚再罚。
今年第4号颱风「丹娜丝」过境,造成嘉南光电板、石绵瓦毁损严重,其中嘉义县新庄滞洪池、荷包屿滞洪池、溪墘滞洪池均有受损光电板未清完,且新庄、荷包屿是第二度被开罚,累计处罚300万元;溪墘则开罚100万元,环境部表示,若未清除完毕,仍将按次开罚。此外,环境部预估,嘉义县及台南市共有1万5600公吨须清除的石绵瓦。
丹娜丝颱风加上南部豪雨致灾,民眾党立院党团6日举行记者会,质疑前瞻预算执行不力,更揭露灾后嘉义的台糖农地遭随意弃置光电板乱象;民进党立委郭国文昨也举行记者会,指「渔电共生」有制度性缺陷,光电案场虽近在咫尺,却无法提供备援供电。环境部与经济部也将对于近期发生的光电案场争议进行讨论。
丹娜丝颱风重创中南部,嘉义县多处水面型太阳能光电设施受损。民眾党立院党团6日踢爆,还有光电板未经许可,随意弃置于嘉义的台糖农地;而与会的环境部资源循环署副署长林健三称是「暂置」,结果在黄国昌持续追问下,林健三才承认行政解释函是风灾后才有,使黄讽刺环境部成为「光电善后部」、「光电处理部」。
丹娜丝颱风过境后,光电板去化引起关注。一般光电板寿命长达20年,但若届时业者不回收、弃置该怎么办?经济部向建置业者收取每千瓦1000元「模组回收费」,然回收再利用成本上涨逾5000元,环境部曾提议模组回收费调涨至1400元,遭经济部拒绝,环团仍建议调整费用,环境部将持续与经济部讨论。
嘉义县多处太阳光电设施案场因丹娜丝颱风受损,又以6处滞洪池大型光电案场受灾最重,布袋新塭滞洪池因位处颱风登陆摇滚区,业者粗估光电板损坏约5万片。其余案场业者评估,整体发电量因模组、光电板受损少4成,仅嘉义县遭毁损的光电板可能就有近10万片。民眾担心,破损光电板清理太慢,恐造成环境污染。
为强化退役太阳能板的回收机制,立法院经济委员会蔡易余委员及陈超明委员团队,于今(19)日率相关部会,赴苗栗鸿升环境科技回收设施进行考察,实地了解太阳能模组的拆解、分类与资源再利用流程,聚焦绿能发展背后的环境治理与产业链布局。
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业因具3K「危险、辛苦、骯脏」特性,出现严重缺工现象。劳动部5月公告开放申请引进移工,环境部初步调查,国内有600多家业者开出约1000位移工需求,业者表示,国内已经没人想做,虽然聘用移工薪资也要3万元以上,但仍希望提高核配比例。
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回收业具制造业的3K(危险、辛苦、骯脏)特性,但因为没有工厂登记证,无法申请制造业移工,环境部因此向劳动部提出开放申请移工,核配比例为20%,估算约600多家有1000名移工的需求,劳动部最快5月上旬公告相关草案,环境部5月中旬即可开放回收处理业申请移工,业者则表示,回收业社会观感不佳,很难请到本国劳工,才希望引进移工,后续管理、食宿等需要多加磨合。
环境部今(27)日召开废弃物清理法及资源再利用管理法修正草案研商会,但民团指出部分罚则过轻无法起到遏止作用,以及仍有需要完善部分,对此环境部回应,草案非最终版本将广纳各方意见做修改,期盼本次立法院会期能将草案送至立法院。
据日本共同社今天(19日)报导,正在北京访问的日本经济界代表团18日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举行了会谈。王文涛认为日本和中国有必要携手,对抗多用关税政策的美国特朗普政府,向日方寻求了协作。
面对台南沦为非法废土倾倒集团锁定的地区,民进党立委郭国文、林俊宪,赖惠员17日召开记者会,呼吁环境部、内政部速修法正视「北废南运」的问题,别再让台南成为不法营建废弃物倾倒的受害者。
依现行规定,制造厂销售固体再生燃料(SRF)须提供检测报告,确保售出的SRF符合法定品质标准,但因其具即产即用特性,并为避免SRF存放过久,环境部拟放宽规定,开放业者只要取得第三方验证、确保制程无问题,即可在检测报告出炉前就先行销售。环团则质疑环境部放水,即便制程合格,不代表成品一定没问题,担心品质不合格的SRF因此销售出去被烧光。
鑑于业者引进废塑胶制作固体再生燃料(SRF),很可能含有金属等其他杂质,环境部为了加强SRF料源管理,5日预告相关草案,要求业者引进SRF料源须每月申报利用情形,若要使用废塑胶制造SRF,不得含有其他杂质,预告期为30天。
固体再生燃料(SRF)发电,衍生戴奥辛等污染,遭质疑是假绿能,经济部能源署24日预告《再生能源发展条例》修正草案,宣告将一般及事业废弃物制成的SRF排除在奖励补助外,接轨国际生质能源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为强化建筑物设太阳光电的发电效能,草案中也要求所有权人或管理人要负起管理、维护责任,否则将面临30万以上150万以下罚锾,引发外界关注。
近年事业废弃物大量增加,但依环境部数据显示,再利用数量也显着增加,但看守台湾等环团18日揭露,以2023年来看,申报再利用的14万吨中有13.17万吨都是做为燃料使用,意谓多数再利用都是烧掉,环团呼吁,政府应确保所有废弃物都能被有效处理进入物质循环中,而不是只能用燃烧处理。
环境部推动SRF(固体再生燃料)以解决垃圾问题,但过去相关管制标准过于宽松,让部分SRF的料源恐混入如PVC等含氯塑胶,燃烧时会产生戴奥辛,导致民眾不满,环境部20日再次预告相关办法,将就SRF含氯量高低等分级管制,明列各类燃料使用对象及要求装设高规格的空气污染防制设备,并加强管制使用资源循环燃料衍生的空气污染排放,如戴奥辛等就比照最严格的大型焚化炉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