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甲基汞的搜寻结果,共14笔
伤肾的不只血糖,体内汞含量过高也会损害肾臟功能。医师江守山分享案例指出,一位患有糖尿病的73岁男子,开始出现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一路往下掉,被认为是肾病变,以后需要洗肾。但病患并未出现蛋白尿,进一步检查后发现,患者体内汞含量相当高,经20周治疗让汞数值下降后,肾功能从35回升至63,肾功能回到第2期,而期间并未对糖尿病做额外治疗。
爱吃大型鱼,当心体内汞累积。医师刘博仁指出,有位喜欢吃鲔鱼和鲨鱼料理的女性,体内汞浓度超标,通常大型、寿命长、位于食物链顶端的掠食鱼汞含量最高,剑鱼、鲨鱼、旗鱼、方头鱼、马鲛鱼都是属于非常高汞的鱼类,高汞鱼偶尔吃问题不大,但长期又过量食用得当心中毒风险,日常可以透过饮食、流汗与补水来帮助汞的代谢与排出。
食药署今公布「114年度市售食品中重金属监测计画4~6月执行结果」,有两件不合格产品,包含仁玄企业社的竹笙,以及春佑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南方本鲔中油清肉,都是重金属超标。其中,南方本鲔为上引水产的产品,检出5mg/kg的汞,同批违规产品已下架销毁。
为维护民眾食用水产品之安全,台北市卫生局于上月执行第1波生鲜水产品抽验专案,前往卖场、水产店、餐厅及市场等贩售场所,共计抽验30件,今公布检验结果。其中1件在台北鱼市贩售的「三清午仔鱼」被验出必须「0检出」的致癌物「还原型孔雀绿」(Leucomalachite green, LMG)共0.6ppb,已要求下架。
吃鱼有助增强记忆力、防失智。家医科医师李思贤表示,根据研究,每个月至少吃2次鱼的长者,在所有认知测验表现,都比不吃鱼的人好,即便在一定程度重金属曝露上,护脑好处依旧存在,建议把握每周吃2到3次鱼的频率,且选巴掌大的小鱼两原则,例如鲑鱼、鲭鱼、沙丁鱼,以兼顾获取足够营养,与降低重金属累积体内的风险。
回顾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都有「只重经济、忽视环保」的时期,其中又以水银污染(汞污染)最为常见,比如日本在1950~70年代的水俣病,或是台湾的汞污泥事件,都是惨重的血泪史。那么我们要如何弥补这笔「环境债」?科学家求助斑马鱼和果蝇,希望请它们来一点一点清除汞污染。
早餐店的鲔鱼三明治,或是麵摊的鲨鱼烟,都是日常美食。不过,营养师夏子雯表示,包括鲔鱼、鲨鱼、旗鱼、油鱼等大型鱼类,因位于食物链高层,容易含有重金属甲基汞,食用过量可能影响脑部发展与智力,建议孕妇、幼儿不要食用,一般人也要少吃,建议吃鲭鱼、肉鱼等小型鱼,可用大拇指和中指圈一圈,就大约是鱼肚的大小,这样大小的鱼类,是相对来说较佳的选择。
想要肾臟健康、远离洗肾之苦,拥有良好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对此,肾臟科医师洪永祥推荐5款护肾食物,分别是豆芽菜、黑木耳、羽衣甘蓝、蓝莓及鱼油。其中鱼油是洪心中的第一名护肾食材,具促进血液循环、抗发炎、降低坏胆固醇等功效,能提供肾丝球良好的保护。
中国科幻小说同名改编的Netflix(网飞)影集《三体》,3月21日上架受到热议,但拿下《三体》IP版权的中国游戏公司「游族网络」董事长、亿万富翁林奇,因被手下执行长许垚长期在饮料下毒致死。上架翌日3月22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许垚故意杀人、投放危险物质,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褫夺政治权利终身;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数罪併罚,决定执行死刑,褫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称他作案动机「极其卑劣」。
多吃鱼有益健康,但也要注意潜在风险。对此,营养师夏子雯指出,大型鱼类如旗鱼、鲨鱼、鲔鱼、油鱼等,由于位在食物链较顶端,容易累积较高的重金属甲基汞,若摄食过多,恐对脑部造成伤害,除了孕妇、儿童要避免食用外,一般成人也应少吃为妙。想要安心吃鱼,她建议,应选择中小型鱼种尤佳,并避免长期、高频率吃同一鱼种,以分散对健康产生的负担。
奥地利研究警告说,北海的废弃石油和天然气管线可能会释放汞、放射性铅和钋210等大量有毒物质,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风险。
据BBC报导,法国研究指出,儘管近年积极推动限制排放措施放,鲔鱼体内的汞含量仍居高不下。
台北市卫生局7日公布生鲜水产品抽验结果,六福万怡酒店「叙日全日餐厅」供应的冷冻三点蟹被验出重金属镉超标,业者昨提出食药署「食品及相关产品输入许可通知」并表示,进货商品都经海关核准并取得进口证明,为确保客户权益,已全面停用三点蟹。
台北市卫生局7日公布生鲜水产品第3波抽验专案结果,1件初验不合格,六福万怡酒店「叙日全日餐厅」供应的冷冻三点蟹,被验出超标的镉,已要求业者下架产品,并请产品来源业者限期改正,否则将处3万以上、300万以下罚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