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社救法的搜寻结果,共15

  • 食物银行实物给付去年助313万人 卫福部拟《社救法》列专章

    食物银行实物给付去年助313万人 卫福部拟《社救法》列专章

    卫福部督导地方政府结合民间团体,推动食物银行等多项「实物给付」服务,将食物、日常所需品直接发给弱势民眾,去年共提供313万人次照顾。卫福部指出,我国推动「实物给付」近25年,但至今仍未入法,已规划在社会救助法修法草案中,增列「实物给付专章」。

  • 弱势哀歌 社救法修正卡关1年

    弱势哀歌 社救法修正卡关1年

     我国贫穷人口约300万人,却高达8成无法申请中低收入户,得不到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法》10多年未大修,卫福部去年4月虽预告修正,但法案仍卡关,民团指出,社救法最大争议为「未删除虚拟收入」、「所得仍採家户计算」,若不改革过时的审查规定,广大贫穷者仍难以被接住。

  • 低估台湾贫穷率!227万穷人无补助 民团吁卫福部改革社救法

    低估台湾贫穷率!227万穷人无补助 民团吁卫福部改革社救法

    立法院近日排审「社会救助法修正草案」时,召委刘建国当场要求卫福部应在2个月内将草案呈送立法院审议, 芒草心慈善协会呼吁,卫福部应回应民意积极改革社会救助法,并提出无家者专法草案及立法时间表,以充实「强韧社福制度」的正当性基础。

  • 艋舺公园改建衝击街友!卫福部:社救法加强辅导机制

    艋舺公园改建衝击街友!卫福部:社救法加强辅导机制

    台北市政府推动万华区艋舺公园改建计画,遭民间团体质疑,改建过程中恐造成大量无家者被迫搬迁,忽视街友权益,也担忧对周边社区造成衝击。卫福部今晚(11)回应,目前卫福部已与地方政府与民团共同商讨,替街友寻洽可供安置处所,《社会救助法》修法也增加相关条文,纳入加强街友辅导规定。

  • 社救法修正 民团吁取消虚拟收入

    社救法修正 民团吁取消虚拟收入

     《社会救助法》修正草案4日进行首次研商会议,民团到卫福部抗议会议闭门进行,并且抨击导致贫穷黑数的「虚拟收入」,此次修法未取消。社工司则回应,会议有聚焦讨论「取消虚拟制度」,但是仍然未获得共识,卫福部已经规画强化劳政合作,也拟定修法4大方向,力拚年底送出草案。

  • 社救法修法研商 卫福部曝4大方向、取消虚拟制度无共识

    社救法修法研商 卫福部曝4大方向、取消虚拟制度无共识

    卫福部今年四月预告《社会救助法》修正草案,却被26个团体批评九大不足,社会救助及社工司今日(4)下午邀集各地方政府、民间团体及专家学者,召开首次研商会议,针对取消虚拟制度、放宽人籍合一、家户合计等意见,进行将近3小时的讨论。

  • 社会救助法首次协商 民团卫福部前举牌抗议「闭门会议」

    社会救助法首次协商 民团卫福部前举牌抗议「闭门会议」

    卫福部今年4月预告《社会救助法》修正草案,收入认定与户籍地申请资格却照旧,引起争议,预告期间共26个机关、团体提出意见。卫福部预计今(4)日下午召开首次研商会议,今天上午人民民主党和兴隆会所社工团队,到卫福部门口举牌抗议,批评研商会议闭门进行,未邀集相关团体参与讨论。

  • 数位性暴力趋势增!抢时间扣私密影片  范云疾呼加速核发保护令

    数位性暴力趋势增!抢时间扣私密影片 范云疾呼加速核发保护令

    《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湾已经施行26周年,妇女救援基金会、民进党立委范云今(27日)上午共同召开记者会公布「亲密关系权力控制认知调查」统计结果,共同呼吁政府要宣传权控认知意识和平权亲密关系,补足家事法庭人力以核发保护令,尤其是性影像相关保护令应尽速核发,社会救助法审核标准也应考量受暴妇女处境以脱离经济控制。

  • 社救法草案仍列虚拟收入、家户合计 民团吁退回重写

    社救法草案仍列虚拟收入、家户合计 民团吁退回重写

    赖清德总统竞选时曾回覆民间团体称「社会救助法修法议题已经纳入赖副总统的「国家希望工程」,卫福部近日公布《社会救助法》草案,但社会救助法修法联盟认为草案中未废除虚拟收入、家户合计、无家者专章,甚至还有法条停留在60年前,呼吁应把草案退回卫福部重写。

  • 绿委喊话重视社工待遇    吁政府提高资源挹注

    绿委喊话重视社工待遇 吁政府提高资源挹注

    今天是台湾社工日,民进党立委范云举行「社工,谢谢你!成为弱势者的那道光」记者会,邀请第一线社工现身说法,希望大眾看见社工专业,也呼吁政府促进社安网横向连结、提高资源挹注,包含增聘社工人力、通盘检讨制度、警察机关陪同访视等,当社工最有力的靠山。

  • 新闻透视》官方放任涨价 医疗阶级化加剧

    新闻透视》官方放任涨价 医疗阶级化加剧

     医疗环境恶化,卫福部陆续推动部分负担调涨、医学中心增额,就连挂号费也取消备查。熬过疫情的民眾,以为解封后将迎来「万象更新」,没想到却是「万物齐涨」。不只用电变贵,医疗阶级化问题也加剧。免疫负债衝击下,一人生病,全家受波及,就医成本可观,加上挂号费不属医疗费用,低收、重大伤病者无从减免。涨声响起之际,有谁想到就医不平等问题?卫福部不应两手一摊,任凭高昂的费用夺走弱势就医的机会。

  • 6成5民眾:国家应承担扶贫责任

    6成5民眾:国家应承担扶贫责任

     受限现行《社会救助法》,台湾仍有220万穷人被排除在社救体系之外,而流落街头者当中,高达95%都不具低收入户身分。卫福部长薛瑞元回应21日本报游民议题报导表示,社救法是以家户为单位来思考,家庭成员是否有互相扶助的义务,将会进一步讨论;民团则直言,「财力调查」与「扶养义务」不应混为一谈,相关调查指出,有6成5民眾认为,国家不能躲在家庭背后,应承担扶贫责任。

  • 流浪者居住优先 中央应统筹立专法

    流浪者居住优先 中央应统筹立专法

     成为无家者原因复杂,不论是工人、媒体人、生意人,都可能因各样人生际遇而流落街头。民团认为台湾应比照美国,採「居住优先」政策,先提供住所,再提供医疗、就业等支持。社安网也应有中央层级的无家可归者政策,由中央统筹,助跨区流浪者安顿下来,勿再把球踢回户籍地县市。

  • 220万穷人被排除在社救体系外 薛瑞元曝条件判定困难原因

    220万穷人被排除在社救体系外 薛瑞元曝条件判定困难原因

    受限于严格的《社会救助法》,一些无家者被排除在社救体系之外。民间团体为此倡议改革,希望透过修法,废除戒严时期的「虚拟收入」制度,低收审查应採「信任原则」,同时调整家庭总收入列计规定。卫福部长薛瑞元今表示,无家者状况复杂,一些人的家中可能很有钱,但自己没有收入,有家归不得。对于这样的对象,要基于个人或家庭来做社会救助、家庭成员是否有互相扶助的义务,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 民团吁未来总统 订定无家者专法

    民团吁未来总统 订定无家者专法

     「每在街上看到1位无家者,背后就有10位看不到的无家者,这10位后面又有100位濒临流浪者」。受限于严苛的《社会救助法》,台湾高达95%的无家者未能取得低收入户身分,许多人因此进入长期流浪状态。联合国专家曾建议台湾为无家者订定专法,但6年过去,仍只闻楼梯响。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