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张女士是全职家庭主妇,最近右手常有严重麻刺感,就连晚上睡觉也常因刺麻而惊醒,导致睡眠品质不佳,就医被诊断为「腕隧道症候群」,所幸转介至復健科门诊接受超音波神经解套注射治疗,总算大幅缓解手麻症状,找回一夜好眠。
腕隧道症候群是指正中神经行经手腕时,被周围肿胀增厚的肌腱软组织等挤压,造成神经支配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有麻刺针扎感,严重时甚至会延伸至掌面、手背、手腕处。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復健科主治医师徐玮璟表示,疫情期间在家用餐居多,掌厨的妈妈工作量大增,惯用手过度操劳下,容易造成腕隧道症候群发作。
患者张妈妈说,只要使用右手腕工作就会有一股麻刺感,握锅铲、骑机车时症状更是严重,不仅影响工作,就连晚上也会因为疼痛而睡不好。
徐玮璟表示,由于手腕的惯性屈曲,晚上会更加酸痛麻木,手指活动一阵子后就会稍微缓解,但若没妥善治疗,疼痛感会牵连到手臂,手指灵活度也会受影响,甚至大姆指内侧的肌肉会萎缩而变得扁平。
他建议,患者就医诊断后,若症状轻微,可使用口服药物,搭配物理治疗、穿戴副木,加上适当的伸展运动等方法缓解;若麻刺扎针感已影响日常工作或睡眠,便建议接受超音波神经解套注射,以张妈妈为例,透过注射葡萄糖溶液将神经周围沾黏挤压处打开,经过3次疗程,症状已大幅缓解。
徐玮璟提醒,腕隧道症候群常和脊椎相关疾病患者,或是周边神经病变混淆,民眾若出现相关症状,必须由专业医师评估后讨论合适的治疗计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