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全世界少子高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依据日本最新《国势调查人口报告》,2020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包含外国人)1亿2614.6万人,较2015年减少0.7%,减少94.9万人。其中65岁以上高龄人口数较前次调查增加6.6%,达3602.7万人,占总人口比例28.6%,居全球之冠;15岁以下幼儿人口持续减少,仅1503.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下滑至11.9%,亦为全球最低占比。

中日经贸持续热络

日本少子化速度远超过官方预期,2020年日本出生数创歷史新低,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新生儿人数恐持续破底。日本原先预测出生数将于2030年跌破80万关卡,看来今年就会出现,比原先预估提早10年,可见问题的严峻。 此外,未婚率上升、城乡发展失衡造成年轻男、女人口比例失衡,因而性别差距问题也很严重。东京都会区以外的地方适婚女性人数锐减,地方城市几乎见不到年轻女性,适婚男性难觅结婚对象,地方的未婚化、少子化问题较都会区更形恶化,地方经济欲振乏力,「下流」老人不断增加,过去日本稳定之所在的「中流」(中产阶级)亦因薪资结构恶化,渐趋往「下流」挪移,为社会平添不安因素。

少子高龄化成日本经济结构性衰退主因之一,最新国势调查显示,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减少3%,降至7508.8万人,较前次调查减少226.6万人。日本银行(央行)前总裁白川方明在《动盪时代》一书点出,日本「失落的20年」其来有自,「企业竞争力下降及人口老化为真正的病灶」。日本劳动人口锐减,除非人均生产力提高,否则国内生产总值(GDP)势必降低,因应之道为透过多元化的工作方式促进就业,并从国外引进劳动人口来缓解劳动力不足。

近年日本开放国门,实施宽松移民政策,积极吸引外国人赴日工作,日本人口持续减少中,在日外国人的人数却维持成长,达到史上最多的274万多人,较5年前大幅成长43%,其中在日的中国人达66.7万余人,约占1/4,为日本最大外国人族群,挹注缺乏人口红利的日本经济。

因新冠疫情,2019年高达959万人次赴日的中国观光及商务客虽不再,但中日双边经贸及投资仍是维繫少子高龄化之日本经济于不坠的关键。2020年中日贸易总额达3048亿美元,彼此互为第一、第二贸易伙伴。2021年,不受中日关系停滞影响,双边经贸互动持续热络,据大陆商务部统计,2021年上半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达1812亿美元,较去年同比成长23.7%,中国仍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

日本有事募兵困难

此外,今年上半年,日本对中投资案共435件,同比增加24%,实际到位资金18.1亿美元,同期中国对日直接投资2.9亿美元,更大幅翻涨3倍多。新冠病毒及美中对抗未阻断中日经济的发展,彼此离不开对方的脚步,中日产业「脱鉤」不具现实性,日本企业的「脚」较政治人物的「嘴」诚实许多。

欢迎外国人赴日工作能稍解企业的劳动力不足,但无助日本自卫队兵源短缺,募兵困难的问题。缺乏年轻人投效的自卫队平均年龄36岁,虽说日本防卫支出连续8年创新高,2022年度防卫预算更高达5.4兆日圆(约470亿美元),为「应对中国」做准备,换代的武器装备,却难掩自卫队官多兵少与年龄偏高的两个尷尬,中层管理队官过剩,年轻人不足,「高龄化」的自卫队难以因武器系统换代蜕变为精锐之师。

安倍晋三主政时将「爱国心」归位教育,亦无法激起日本年轻人投身自卫队的报国心,迫于现实,2018年10月日本防卫省决定将自卫队官录用年龄上限提高,「预备自卫官」录用年龄上限从37岁大幅提高至55岁,与一线任务部队具相同勤务的「应急预备自卫官」录用年龄上限同步从32岁上调50岁,但日本国民仍兴趣缺缺。自卫队「高龄化」的趋势难挡,在「日本有事」或「美日同盟有事」时,年轻自卫队官缺员的日本恐难以应对事态。

日本「大国主义」在少子高龄化下无以为继,岸田内阁须在「东升西降」的国际现实下,重新定位自身在东亚的角色,擘画「新资本主义」为日本经济、社会的困局找到出路,使日本重获新生,如何梳理中日关系为日本生存发展之要务。

#旺报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