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从中国大陆快速扩散到全球,俨然是一世纪瘟疫。为何它传染力如此强大?新加坡学者一篇论文证实,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力,主因在于「接触传染」。对此,中山医大儿童传染科主任谢宗学表示,环境之中处处存在内眼看不见的间接传染,他提醒大家关注并做好5件事自保。
谢宗学在「Dr.E小儿急诊室日志」发文说,3月4日新加坡学者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发表一篇关于新冠肺炎病人住过的负压病房环境採检论文,更进一步证实「接触传染」是病毒拥有高度传染力的主因。
这间负压病房的主人是一位只有上呼吸道症状没有肺炎轻症病患,在病房清洁消毒前,接受环境採检测试,结果发发现房间内部 18 个採检点中有 15 个 (87%) 呈现武汉病毒阳性反应;浴室内部 5 个採检点中有 3 个 (60%) 呈现阳性反应;前室和走廊所有採检点都呈现阴性反应;医护人员防护装备上 8 个採检点只有 1 个 (12.5%,鞋子前端) 呈现阳性反应;所有的空气检体都呈现阴性反应。
谢宗学指出,图片是病房内部、浴室、前室、走廊的採检点分布,蓝色点是阴性反应,黄色点是弱阳性反应,红色点是强阳性反应反应。他特别将所有黄色或红色呈现阳性反应的採检点注明中文标示,可以发现负压病房内病人可能接触到的位置、器物、设备、甚至听诊器,未消毒前几乎都沾有新冠肺炎病毒;病房外的前室和走廊,因为医护人员感控措施执行彻底,完全没有病毒泄露出去。
图片是病房内部、浴室、前室、走廊的採检点分布,蓝色点是阴性反应,黄色点是弱阳性反应,红色点是强阳性反应反应。我特别将所有黄色或红色呈现阳性反应的採检点注明中文标示,可以发现负压病房内病人可能接触到的位置、器物、设备、甚至听诊器,未消毒前几乎都沾有新冠肺炎病毒;病房外的前室和走廊,因为医护人员感控措施执行彻底,完全没有病毒泄露出去。
谢宗学分析,这个新冠肺炎病毒环境採检研究告诉我们重要的资讯:
1. 病毒应该没有空气传播能力,只有出风口风扇上存在少量病毒。
2. 即使轻症病人只有上呼吸道症状,就可能藉由呼吸道颗粒大幅度「污染」周遭环境,埋下间接传染的种子。
3. 不要随意碰触周遭环境和保持手部卫生清洁格外重要,预防接触传染是最重要的自保方法。
4. 马桶内部呈现阳性反应,加上此病人粪便检体亦呈现阳性反应,暗示粪口传染的可能。
5. 一旦爆发大规模社区疫情,短时间内将难以控制,因为大量感染者不断污染环境,使环境中到处存在病毒,加上新冠肺炎病毒能在环境中长时间存活,目前研究指出在适合的环境下可能存活高达9天,极容易因为接触传染让更多人生病,因此,只要出现一个较大的防疫破口,如韩国新天地教会群聚感染,往往一发不可收拾,烽火燎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