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62岁刘姓妇人连续几天发现上腹痛和小便呈现茶色的情况而就医,经检查发现她的黄疸和胰臟肿瘤指数偏高、胆管和胰管都阻塞,且胰臟头有肿瘤,经切片检查后确诊为胰臟癌,并在大千综合医院积极治疗中。院方提醒,胰臟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认为是肠胃道不适而忽略,一旦确诊大多为晚期,因此留意胰臟癌的三大典型症状:黄疸、上腹痛、体重减轻,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大千综合医院肝胆肠胃科主任洪吉来表示,胰臟癌常出现的症状包含黄疸、上腹痛及体重减轻,且胰臟癌很容易转移、扩散及侵犯重要血管,其中有85到95%的病人为胰腺癌,不但预后差,復发率也很高。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但因多数病人发现得晚,在临床上只有15%的病人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其余多只能以化学及放射治疗为主。因此,若能早期发现与治疗,才是对抗胰臟癌的重要关键。
大千医院指出,虽目前胰臟癌发生原因仍不明确,但可归纳出下列高风险族群,分别为有特定遗传基因突变者及有遗传慢性胰臟炎者、家族内一等亲有2人(含)以上罹患胰臟癌者、有慢性胰臟炎或胰臟内有水瘤的病人、肥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过50岁才罹患糖尿病的病人。
洪吉来建议,高风险族群一定要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电脑断层等影像检查,才能及早揪出胰臟癌。虽然胰臟癌是相当难缠的癌症,但高危险族群若能定期接受检查,并留意胰臟癌的症状,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成功对抗胰臟癌的威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