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眾普遍减少外出直接消费、转而网路消费,但期间传出不少「一页式广告」诈骗情事,据消保处统计,去年一页式广告消费争议达978件,但今年截至10月底为止,消费争议已达1930件,主要争议在于民眾发现货物品质明显低劣,却联络不上寄件人、难以退货等情况。

行政院消保处表示,虽然一页式广告争议金额,普遍为数百元至2000多元不等,但件数较多,因此今年9月9日时协请货运业者建立相关机制,包括落实于包裹上记载托运人姓名、住址及电话,供消费者识别外,该处并协调各货运业者强化货到付款争议协处机制,协助消费者收到境外争议包裹时,得以顺利退回款项。

消保处要求各货运业者落实下列事项包括,应依汽车运输业管理规则第118条规定,落实于包裹上提供托运人资讯及加强资料正确性之把关;检讨强化货到付款争议协处机制,并充分揭露。

消保处提及,对于强化货到付款争议协处机制一节,各货运业者皆释出善意配合办理,如新竹物流、通盈通运、全球快递、统一速达、台湾宅配通等多数业者对于境外争议包裹,已建立作法不一之退货退款机制,受理期限最长者达7日,而台湾顺丰虽未直接提供退款,但可协助消费者转知托运人处理退款事宜,并定时追踪办理结果。相关资讯皆已公告于各公司网站。

消保处指出,网购发生争议,理应由网路卖家负责,惟一页式广告诈骗之卖家位处境外,或其国内代理人良莠不齐,往往退款不易,而在便利超商取货付款部分,已另由经济部进行辅导。

#业者 #消费 #机制 #广告 #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