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台湾总经理陈恺新提出观察指出,诈欺已从单一通路转移至「全通路」进行渗透,产业应该多利用人工智慧与机器学习技术,「即时」进行风险监控,才能在数位时代中保持领先。

调查指出,亚太地区过往现金交易接受度高,也因技术先进数位商务行为并行。而疫情爆发后,数位支付的接受度明显提升。几个新兴诈欺手法例如,在在新加坡,罪犯利用疫情间消费者渴求加速取得资讯的心里,诱使下载看似提供联繫追踪,但其实用于盗用帐户的App。

此外,印度WhatsApp新增行动条码功能可用于特约商店及点对点支付,罪犯利用网路钓鱼文字讯息要求消费者验证PIN码时,撷取行动条码萤幕截图传给罪犯使用,随着疫情爆发,行动条码的手法还透过网路在国外进行。

在日本,疫情前日本已遭逢严重数位诈欺事件,2018年底日本Paypay电子支付推出20%退现活动,结果10天内经费用罄,因为罪犯将偷来的卡片凭证载入 PayPay 中,导致该活动高达9,000万美元的退现金额损失。?

对此,陈恺新表示,新冠肺炎让世界更看清楚数位时代的诈欺风险,诈欺已从单一通路转移至「全通路」进行渗透。现有的批次交易监控方式已不敷使用,他强调,关键是需要着手将身份管理和交易监控相结合,利用人工智慧和机器学习技术移转至『即时』风险监控。

针对台湾现况,陈恺新也建议金融服务机构「不该只把诈欺防制视为单纯的防止损失,而是协助企业能『大胆发展各类创新数位交易型态』的即时诈欺侦测中台防护机制。现在起,对『即时』资料掌握度愈高的组织,将有更多可用于制定创新决策的筹码,这是能在数位时代保持领先优势的关键。」

该报告也指出,组织需要革新诈欺管理生命周期,包括透过「即时」的方式计算交易的诈欺风险,此外,组织也该建置共用的智能监控机制,将所有支付方式的决策集中制定,以客户为中心的角度审核所有客户与银行交易的通路管道。

报告建议,组织该使用关联分析识别诈欺案件的共犯结构,并在诈欺集团攻击支付系统时确认。找出共同点有助于确认个资外泄事件如何发生,并确认是否应重新核发支付方式。同时,也应扩大诈欺调查,纳入反洗钱侦测。

#世界 #新兴 #诈欺 #即时 #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