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一位60多岁妇人双手手指关节肿胀、变形,不时还感到僵硬、酸痛,以为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但近日前往恩主公医院就诊时,才发现原来是手指的骨关节炎作怪,罹患退化性关节炎。

恩主公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郭孝龄表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体免疫的疾病,常有发烧、贫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由于退化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相似,因此常遇到病人误以为自己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前往求诊,也有很多人因为初期症状不明显忽略,等到发现时关节已变形,错过6个月的黄金治疗期。

郭孝龄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典型症状是对称型的关节发炎,常伴有红肿热痛等反应,尤其在晨间起床时关节情况可能会超过1小时;此病好发在中青年女性,而女性好发率是男性的3至4倍,抽菸、高龄、生活环境和习惯不佳也是患病的危险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会突然发生,通常会用药物控制、物理治疗,目前也可採用健保给付的生物制剂治疗,由于生物制剂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发炎的功效,有机会修復关节受损状况。不过,若病患错过2年黄金治疗期,骨骼将可能变形到无法生活,并引起其他免疫疾病,不过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透过抽血检验诊断。

郭孝龄补充,退化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通常是慢慢产生,常见症状为手指关节肿胀,特别是第一掌指的关节也会感到微痛,初期症状不明显,但在天气湿冷或移动关节时会特别疼痛,该病好发于50至60岁的女性,主要原因是遗传、退化及重复动作,导致关节磨损、发炎,可用口服止痛药、非类固醇消炎药、局部涂抹的药膏等药物控制治疗,但目前没有药物能够治癒这种疾病。

郭孝龄说,民眾平时可用泡热水、涂乳液等方式按摩,降低关节炎变差机会,若发现有上述问题,须立即就医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便可预防病情恶化。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 #变形 #郭孝龄 #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