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紧张,民眾遵守防疫指示,减少出门,在家办公、线上学习。随着户外踏青、运动的机会大幅减少,居家运动俨然成为防疫新生活的一股潮流,但多数民眾在居家运动时没有教练从旁协助,容易形成运动伤害;专家指出,了解运动中的科学原理,能够提升运动效能,亦能降低运动伤害的风险。
运动科学又包含了生理学、心理学、力学等,将各科学领域之知识运用到运动上,以提升运动的表现。举例来说,如常见的扭伤、肌肉代偿现象等,皆为运动科学的范畴;以肌肉代偿现象来说,其原因可能是因肌力不足又或是不知道该如何用力,导致施力点错误,若长期使用不正确的肌群,很有可能让代偿部位的肌肉负荷过大、甚至导致拉伤,如果运动过程中发现酸痛的部位跟锻炼的部位不同,可能就要注意是否有姿势不正确或是施力部位错误的问题。
维持身体机能、增加抵抗力,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固然重要,但运动过程中若是不小心受伤了,像是最常见的「扭伤」,该怎么办呢?扭伤第一时间应紧急冰敷,普通扭伤冰敷12小时,若较严重扭伤冰敷24-48小时,用2-3层毛巾包冰块冰敷一次10-15分钟,等待肿胀较为消退之后可以改为热敷,冷热交替敷可以好的更快。
想要以正确、科学的方式运动,避免运动伤害,七月十六日晚间八点到十点国家防护员来教你怎么做。科普新视界Youtube频道将邀请国家防护员李恒儒老师、全明星运动会红队健将王家梁一起线上开讲,告诉民眾不可不知道的运动科学知识,避免各种类型的运动伤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