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县卫生局3月稽查发现溪湖巫姓设置得加水站标榜埔里山泉是地下水混冒后,风暴持续扩大,共涉及7个业者,62个加水站及5台加水车,彰化地检署侦办中,卫生局已于第一时间令暂停营业,但卫福部食药署制定标准和环保署不一致,凸显了修法、立法进行源头管理的必要性。
议员许书维、江熊一枫指出,自从爆发黑心加水站假冒山泉水后,获询问加水站水质是否安全?据检察官起诉书指出,涉案负责人汲取住处旁铁皮屋内及废弃猪舍之旧水井地下水,输送至大型地下水储水槽,至载运至县内29处加水站。採样结果地下水储槽,铁、锰均超过「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加水车出水口,氨氮检测值亦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彰化县政府查验结果,仅有鹿港镇、福兴乡、埔盐乡等6处大肠杆菌群超量,与地检署送验结果大相径庭。
彰化县卫生局表示,今年无预警现场稽查,发现涉案加水站3项疑点:包括,载水量、供水量及储水量三者数据不一致,疑似使用非法之水源及假冒山泉水之情事,今年3月18日,经由臺湾彰化地方法院检察署与彰化地区各机关食品药物犯罪案件联繫平台,通报地检署请求录案侦办。
彰化县卫生局指出。这个案子目前共涉及7个业者,62个加水站及5台加水车,皆于地检署侦办中,相关业者亦已于第一时间勒令暂停营业。
卫生局也指出,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制定的「包装饮用水及饮用水卫生标准」今年6月30日已废除,现为「食品中污染物质及毒素卫生标准及食品中微生物卫生标准」与环保署制定饮用水管理条例中规范之「饮用水水质标准」不一致。
主要不同在,食药署之「包装饮用水及饮用水卫生标准」重金属仅规范6项(砷、铅、锌、铜、汞、镉)。环保署「饮用水水质标准」重金属规范包括17项(砷、铅、硒、铬、镉、钡、锑、镍、汞、银、钼、铟、铁、锰、铜、锌、铝),两者之标准不一,已向中央建议修法。
彰化卫生局长叶彦伯表示,假冒山泉水案是彰化县卫生局主动稽查发现,移送地检侦办,从稽查过程也可以看出溯源稽查的难度和立法进行源头管理的必要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