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时节容易产生皮肤乾、喉咙发痒、咳嗽、口乾舌燥等「秋燥」现象。中医师董延龄提醒,秋天燥邪当令易耗气伤阴,这时吃点润燥食物,有助预防秋燥。

秋燥会伤害娇弱的肺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口、鼻、肺臟、皮肤等) ,主要呈现在身体的症状是发炎、肿痛和乾,包括口乾舌燥、喝再多水也解不了渴、喉咙痛、皮肤乾痒、咳嗽、过敏及气喘发作等,且在中医认为,肺与消化系统相互影响,有些人甚至会出现便秘。

尤其年纪大、体质偏燥热(例如经常熬夜、爱吃油炸物)、有肺部问题或经常说话的人,在这个时节很容易感觉上述不舒服症状。

建议可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预防及缓解秋燥不适:

1.选择口味偏甘酸的水果

如当令的葡萄、柠檬、梨、柚子、柑橘滋润生津,刺激唾液分泌、帮助消化。如有消化性溃疡、畏寒或小便多等体质偏寒的人,建议适量食用。

凉润食物如豆浆,能平熄身体的燥邪。(示意图/Shutterstock)
凉润食物如豆浆,能平熄身体的燥邪。(示意图/Shutterstock)

2.凉润食物

如白木耳、莲藕、麦门冬、百合、杏仁、莲藕、豆浆,能平熄身体的燥邪。

3.含胶质的食物

如秋葵、菇类、山药、海带等,润肺还能保护胃黏膜。

4.吃点热粥润燥补胃气

粥能顾胃补气,且富含水分能滋润乾渴的呼吸道,很适合晨起食用。

5.自制润燥茶

桑菊茶和蜂蜜水是中医师大推的润燥饮品,蜂蜜水润肺止咳,又能达到润肠防止便秘功效;桑菊茶做法是菊花和桑叶1:1等量放入水中煮开,去渣后饮用。尽量避免烤、炸及辛辣食物,会耗损身体津液,加重秋燥。

此外,容易口乾燥、咽喉肿痛、动不动就全身发热的阴虚体质,可以吃点枸杞,玄参、山竹、麦门冬,可促进唾液腺体分泌、润喉及增强免疫系统。

文章来源: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康健杂志 #润燥 #秋燥 #润肺 #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