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看过「国际头痛疾病分类」表,一定会惊讶发现,原来「头痛」的原因至少可以分成14大类,每一类中再各有多个细项,洋洋洒洒,一点也不单纯。很多人也会把头痛当成「老毛病」,就吞颗止痛药、喝杯咖啡或是睡个觉,感觉似乎也就过去了。但医师提醒,九种头痛症状不能轻忽,都是暗藏重症的前兆。
●50岁后突然发生的新头痛 务必就医
许多患者的共同疑惑是:头痛到底该看神经内科还是疼痛科?医师建议,可以先从诊所家医科诊断后,转诊神经内科、疼痛科或身心科。不过台湾头痛学会指出,若是在头痛发作时,药物没有办法止痛,或是每次头痛发作的时间很长、次数很多、逐渐增多、或是一个礼拜需要吃三到四次以上的止痛药时,都需要由神经内科做进一步确诊。下列九种情况,更不能轻忽:
●看诊前准备好:纪录自己的头痛日记
头痛医学会建议,医师在判断头痛原因时,需要知道患者头痛多久、每次头痛的情形如何,像是痛哪一边?是紧紧的痛还是闷痛、跳痛,或如刀割。
除此之外,最好能精确描述自己痛的程度,或是有没有怕光、怕吵、噁心、呕吐的伴随症状。最好还能正确纪录自己头痛的发作场合、次数、头痛时间长短等。提供医师的资讯越完整精确,越来帮助医师尽快确诊。
台北荣总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王署君医师指出,头痛治疗的目标,是希望能减少患者一半以上的头疼发生机率,因此写下「头痛日志」对患者治疗非常重要。像是曾有病人在门诊时回忆,一个月大约头痛3天,后来回家认真记录头痛后,才发觉自己每个月头痛次数远超过10天,这些日记对患者治疗,将有超乎想像的帮助,远离头痛困扰,重建优质生活品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