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身体不适,吃药止痛药一定要小心注意,要不要「消炎」学问大;南彰化一名65岁曾姓老翁,因常头痛吃下女儿从日本带回的止痛药,没想到因含有消炎成分,让原本就不好的肾臟功能变更差,搞到差点洗肾,赶紧就医换服别种药才好转。
电视广告中常见止痛药,有些强调「不含消炎成分」、有些强调「有消炎成分,才有效」,为了止痛,到底要不要「消炎」呢?卫福部彰化医院肾臟科医师黄耀宣表示,最好还是视自身的身体情况来决定。
曾姓老翁几个月前,因持续性头痛服止痛药,原本想说日本制药品质较好、应该不会有副作用,没想到患有慢性肾臟病的他,断断续续吃了1个月后,感到身体疲倦、不舒服,就医才惊觉肾丝球过滤率,从原本的28%急速降到10%,肾功能拉警报、濒临洗肾,吓得他立刻遵从医嘱,换吃别种止痛药。
黄耀宣指出,常见止痛药可分为三大类:乙酰胺酚 (acetaminophen)、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 (NSAID),均可在药局购买,另外鸦片类止痛药 (opioid analgesics)则是医师处方药,为管制药品。
他说,乙酰胺酚是非消炎止痛药,如普拿疼、斯斯,强调不含消炎成分,须经由肝臟代谢,若有严重肝臟疾病者,应避免使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则含消炎成分,具镇痛、退烧等药效,如阿斯匹灵 (asprin)、布洛芬 (ibuprofen)等,经由肝、肾代谢,服用后容易出现肠胃、肝肾方面的副作用。曾男就是因此影响肾功能,立即停药,改服非消炎止痛药,3个月后才摆脱洗肾危机。
主要是影响到肾臟,如这起个案的曾男肾臟就大受影响,弄得濒临洗肾,所以,曾男就诊后,马上请其将日本制的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停药,另开乙酰胺酚的止痛药,3个月后,肾丝球过滤率回到27%,才摆脱洗肾危机。
黄耀宣,一般人服用止痛药,只要不过量,通常不会有太大副作用,很快就从身体代谢掉,但若有肝、肾,及肠胃疾病者,最好还是由医师开药,或向药师徵询,勿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吃出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