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初审通过《公立学校教职员个人专户制退休资遣抚恤条例》草案,但关键条文送保留协商;其中,攸关教职员提缴退抚储金满42年后,政府是否就不再负提拨责任,因朝野立委一致反对,儘管暂时保留,但全案送协商后,将可望予以删除。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今审查《公立学校教职员个人专户制退休资遣抚恤条例》草案、《公立学校教职员退休资遣抚恤条例》修正草案;其中,有关教职员退抚储金的监理机关组成;退抚基金管理机关对于退抚储金及个人专户之收支、管理及运用等业务;个人专户之提存准备及相关运作机制等关键条文,均保留送协商。
而已经有共识完成初审的草案内容,大致确定给付制度方向,主要是对于112年7月1日后初任的教职员,採行确定提拨制,设立个人退休金专户,由教职员与政府共同拨缴费用存入累积孳息,并搭配投资理财平台等配套,使专户增加孳息。
同时,草案虽将退抚给与给付方式改适用「确定提拨制」,但就个人退休金专户累积退抚储金,于强制拨缴部分,与现行退抚制度相同,由个人负担35%、政府仍负担65%。
然而,民进党立委林宜瑾表示,政院版草案第九条明订,教职员提缴退抚储金费用满42年以后,政府不再负提拨责任;但教职员仍可自愿继续提缴退抚储金费用。然而,政府实际上就是教职员的雇主,作为雇主就有责任完整提拨退休金,因此,所谓的满42年不再提拨应该予以删除。民进党立委张廖万坚也提出相同看法,主张删除42年的限制。
民进党立委赖品妤强调,政院版的42年限制,这相当于告诉公教人员,超过42年政府就不照顾你们,这也将变相使得水库来源减少。因此,为了保障公教人员的权益与退抚经费充足,应该讨论删除42年的上限。
赖品妤也提醒,铨叙部一直宣称若开放旧制转新制会造成更大的财务缺口,但实际上铨叙部有估算过可能转算的人数吗?若有缺口,缺口又会是多少?她强调,公教人员会想要转换到新制,可能是对于旧制可能破产的一种恐惧;因此,政府不能用更大的缺口恐惧,来回应旧制人员的恐惧,而是应该盘点问题,确保旧制人员的退休保障,让他们安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国民党立委林奕华则表示,公务员的雇主是政府,照理说不该在过程中出现权益的损失,但之前已经因为一次年改发生过1次,导致很多权益受损,希望透过此次退休抚恤的修正达到逐年拨补,避免缺口大到再次实施二次年改。
对此,教育部长潘文忠表示,有关满42政府不再提拨的限制,确实可以进一步考量合适性,未来协商时可以再行审酌。
委员会召委、民进党立委黄世杰表示,为了避免出现二次年改,政府确实要逐年提拨债务缺口;至于到底要不要选择转换换轨,这牵涉公教人员到对旧制的信心,及对新制的期待。新制与旧制各有优劣,没有谁比较好,但若能让旧制财务稳定,假设新法要让公教人员可以转换,那转换的条件,也会牵涉到政府拨补的总财务缺口,因此铨叙部有必要将数字预备好,届时进入协商时才能有具体依据进行讨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