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拖了两年多,百业萧条、人民生活困难,但是产险业者靠着防疫保单大卖获利丰富,只是5月疫爆后,确诊人数出乎他们的意料快速暴增。

面对大量增加的防疫理赔,产险业者根据疫情变化见招拆招,不断找藉口拒绝理赔,主管机关金管会则是被动回应。

疫情迅速恶化,确诊暴增,大多数病患没有医院可以求治,没有新冠口服药可吃,不大排长龙就做不了PCR,拿不到医师的诊断证明,当然就无法申请理赔。

明知指挥中心即将在25日宣布「快筛阳即确诊」后,产险公会竟然抢在24日公布理赔指引,对于保户最不满的「数位健康证明不能替代诊断书」部分,业者还是坚持要先查验数位健康证明的真偽,仍要查核或请保户提供其他证明,引起眾多保户的不满。

最后,还是金管会出面引用指挥中心的最新决定,即「将医师确认快筛阳性即确诊之检验结果,纳入数位证明中」,因此,快筛阳性数位证明亦得作为确诊理赔证明文件。

还有,绝大多数确诊者无法拿到医师开立的新冠口服药,但产险业者竟然以此为藉口要求保户,理赔只接清冠一号、辉瑞、莫沙东三种口服药物证明。后来,还是金管会过问后,产险公会才说要研议,但至今没有下文。

在没有医院收治的情况下,确诊者大多无法住院,只能居家照护,连带家属也陪同隔离;这部分,产险业者也以居家照护不在保单条文内因此不能理赔,但金管会表示,随着轻症、无症状者变多,原本要到医院接受医疗行为,如今在家也能自我照顾,因此,防疫保单放宽到居家照护者也能申请理赔,前提是须有医疗行为认定。至于哪些医疗行为会被认定?部分保险业者主张用药才理赔,但产险公会还未形成共识。

作为产险业主管机关的金管会每次评论这波防疫保单之乱的原因,总是说是因为确诊人数增加太快、防疫政策调整所致;但就像26日金管会记者会上,保险局在介绍外币保单增长时还不忘提醒保户注意「匯兑风险」,未来,金管会是否会要求产险业者在销售防疫保单时也要加上「风险提示」?

对此,金管会保险局副局长林志宪表示,保险不同于投资,这次防疫保单争议大,主要是因为确诊人数增加太快。也就是不会要求防疫保单增加风险提示。

#金管会 #理赔 #产险业者 #保户 #防疫保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