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医学中心与台大医院、美国、日本、澳洲团队跨国研究发现,急性肾臟病患者相较一般民眾,未来发生慢性肾臟病的风险增加4.2倍,进展成末期肾病变需长期洗肾透析的风险也增加6.6倍,死亡风险更增加3.6倍。
奇美医学中心统计,2012年至2022年11月底,急性肾臟病病人出院后3个月内,接受肾臟科门诊追踪的比例只有22%,但日后发生慢性肾臟病及末期肾臟病的风险却高达57%。
奇美医学中心内科部副部长暨肾臟科主任王宪奕表示,急性肾臟病是在短时间内肾臟功能急速恶化,因无法清除体内毒素,导致废物和水份无法顺利排出,堆积在体内。其中,老年人、共病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臟病、慢性肾臟病)、泌尿道感染、败血症、急性泌尿道阻塞、恶性高血压、心臟衰竭、休克或重大手术失血过多等,均易发生急性肾臟病。
奇美医学中心肾臟科主治医师陈锐溢也指出,大部分的急性肾臟病病人,在回诊找出并消除病因后,皆可恢復至原先状态;但若延误治疗,导致肾臟纤维化,肾臟功能便无法恢復,甚至演变成慢性肾臟病,后续往往需要长期透析或肾臟移植,因此急性肾臟病发生后的及时诊断与治疗更显重要。
陈鋭溢还说,过去对于肾臟疾病,分为7天内的「急性肾损伤」以及3个月以上的「慢性肾臟疾病」,但对既不符合急性肾损伤也不符合慢性肾臟疾病诊断标准的「肾功能受损族群」,近几年均给予「急性肾臟病」的诊断。
不过,急性肾臟病实际使用在临床照护与治疗上,仍然存在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因此目前对急性肾臟病族群,仍需更多的研究证实其临床意义,以建立临床照护及治疗指引。有鑑于此,奇美医学中心与台大医院团队才透过与美国、日本、澳洲团队跨国合作,共同探讨「急性肾臟病」病人的预后关系,研究成果已发表在《eClinicalMedicine》国际期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