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其实是延年益寿的好运动。復健科医师王思恒引述国外研究指出,走路越多、死亡率越低,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每日最佳步数为6000~8000步;年轻人则是8000~1万步。因此,千万别小看走路能为健康带来的正面影响。

医师王思恒在个人粉专发影片提到,很多人会认为,走路对老年人来说不算运动,因走路太轻松了,无法增加肌力、强化心肺功能,以及预防失能。然而,根据15篇国际科学研究的成果显示,一天总步数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步数在6000~8000步之间,能最大程度地延长寿命;60岁以下则是8000~1万步。相比之下,走得快或慢没有太大影响。

王思恒接着提到,走路非常亲民,不用器材、教练,地点也不受限制,包括公园、操场、人行道都能走。儘管他很鼓励老年人做高强度运动,无论跑步、肌力训练都很好,但平常若没有运动习惯的长者,突然要其直接投入剧烈运动,实际上并不容易。

王思恒说,要老年人用走路当运动,几乎不会有人说做不到。确实走路无法锻炼肌力,但先求有再求好,等长者运动习惯逐渐培养起来,再鼓励其更进一步去做重讯、跑步,会是一个更可行的策略。

至于要怎么走才健康?王思恒建议,可以透过「说话测试」来判断运动强度是否达标。若可以一边走路、一边轻松唱歌,代表步行速度很轻松,属于低强度的运动;而中强度的运动,脚步应加快一点,感觉呼吸变快,只能说完整句话但无法唱完一句歌词。

若开始跑步、甚至跑得很快,上气不接下气,无法把一句话讲完,王思恒说,这样即算是高强度运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周应累积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也就是可以讲话但不能唱歌的走路速度。对一般老年人来说,只要1周5天、每天30分钟的步行,应该不是太难达成的目标。

#走路 #走路好处 #走路步数 #走路速度 #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