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显示,当鼠类发现同类昏厥时,牠们会本能地进行「口对口急救」,透过拉扯或咬出同类的舌头来畅通呼吸道。而获救的鼠类也确实能藉此较快甦醒。
此项研究由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张利(Li Zhang)及其团队执行,他们观察到实验室饲养的鼠类在同伴因麻醉暂时失去意识时,会展开「急救」动作,试图帮助牠们恢復。
张利教授进行一连串测试,发现清醒的鼠类在约13分钟的观察时间内,会花费约6分钟与昏厥的同伴互动,「牠们会先嗅闻,接着梳理毛髮,再来是密切的身体接触,包括舔眼睛、咬嘴巴等。」而当清醒的鼠类将注意力转移至昏厥同伴的嘴巴区域后,超过50%的实验鼠会「打开对方的嘴并拉出舌头」。
研究发现,接受同伴「拔舌急救」的昏厥鼠类,因呼吸道扩大而能更快甦醒。当昏厥鼠类开始移动时,清醒鼠类会逐渐减少急救与照顾行为。此外,若两只鼠类原本就彼此熟悉,清醒鼠类照顾昏厥鼠类的意愿会更高。
不过张利教授澄清,鼠类之间的急救和照护行为与人为进行的心肺復甦术(CPR)不同,不需经过专业训练,而是类似于拍打、唤醒等基本急救方式,确保对方能维持呼吸。
研究团队也观察到,当鼠类进行急救时,大脑下视丘区域内与动物间照护行为相关的催产素有所增加。张利教授及团队认为,这表示急救和照护行为是天生本能,而非后天习得。而参与实验的鼠类皆为2至3个月大,且先前未曾展现类似行为。
张利教授推测,这种照护同伴的本能可能比预期的更为普遍,并在强化动物群体凝聚力中扮演重要角色。
神经科学家希兰(William Sheeran)和唐纳森(Zoe Donaldson)评论,「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许多物种在同类遭遇极端痛苦时,都会产生协助的衝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