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柏贤的搜寻结果,共39笔
美国总统川普爱喝可乐,但他却是滴酒不沾,原因是他的哥哥因酗酒,导致酒精中毒,43岁便过世。美国哈佛研究发现,每天喝3杯酒以上的人,发生脑出血型中风的年龄,比一般人提早了11年,此外,喝酒也可能导致脑血管细微的损伤,提高未来失智的风险。
一名22岁女性罹溃疡性结肠炎,饱受剧烈腹痛、腹泻、血便困扰,使用多种药物皆无效,被迫留职停薪,困在家中,生活陷入低谷。长庚医院团队起初怀疑合併「困难梭菌」感染,但检验均呈阴性,透过先进质谱仪技术,比对超过9000笔蛋白质图谱,发现真正致病元凶是「无毒梭菌」,经抗生素治疗,肠黏膜完全癒合、症状不再復发,患者也顺利重返职场。
有些人认为得带状疱疹,只是皮肤起水泡、痛几天就好。不过,一项追踪超过上万名长者的最新研究发现,带状疱疹不只伤心还伤脑,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29%,但若接种了疫苗,未来3年半内,不仅全因死亡降低21%,还能减少24%缺血性中风与50%血管性失智的风险。
吃对麵包竟能预防便秘!食安专家韦恩表示,根据英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便秘饮食指南,长期食用奇异果、裸麦麵包、洋车前子、氧化镁补充剂、高镁矿泉水与特定益生菌,都有助于改善便秘,堪称预防便秘的6大超级食物。
近些年来,肠道菌相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林口长庚医院胃肠科肝胆科医师李柏贤表示,绿色奇异果在今年6月16日获得欧盟健康声称认证,成为全球第一种被欧盟认可,具有肠道健康功效的新鲜水果;有研究发现,每天吃2到4颗绿色奇异果,每周可多排便1.7次。
不少人习惯上厕所时滑手机,却不知这个动作会伤害身体。医师黄冠钧指出,长时间蹲马桶会让骨盆底压力升高不仅容易养出痔疮,还可能影响男性勃起功能与排尿。医师李柏贤则建议,排便时间最好在5分钟内结束,不要超过10分钟。
活得长寿又快乐才是幸福。一项针对华人、追踪近20年的研究发现,年轻时多吃水果的人,相较少吃水果的同侪,年老时忧郁症状的风险降低29%,其中又以多吃橘子、柳橙、香蕉、木瓜与西瓜等特定水果者,与降低忧郁症风险最为显着。
很多人都有经验,泡咖啡时只要闻到香味,还没喝就觉得精神变好。肝胆肠胃科医师柏贤表示,这不是心理作用,有研究发现,咖啡香能让思绪更敏捷,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更显示,只需吸入5分钟的咖啡香气,就有助提升记忆力,让人更清醒,也更放松。
夏季是瓜果的盛产季节。肝胆胃肠科医师李柏贤表示,小黄瓜是对胃肠很友善的蔬菜,富含维生素K、钾及槲皮素、咖啡酸等抗氧化物,有助改善肠道环境与代谢健康,此外,小黄瓜低热量、高水分特质,也有助于改善便秘与减重,不过毕竟属性偏寒,肠胃敏感或易腹泻的人,建议汆烫后10秒再吃。
受饮食西化影响,肠道问题总是困扰许多国人。以常见的便秘为例,学龄儿童便秘比率约32%、成人15~20%、高龄者则高达24~40%。便秘的成因是饮食不均、运动不足、水喝不够、压力等,不建议民眾一便秘就吃药,可透过每日2分水果、3分蔬菜的饮食,改善肠道健康,建议从一天一颗奇异果开始,不仅具有膳食纤维,其中的奇异酵素还能帮助蛋白质吸收,但胃食道逆流、肾功能不好者要谨慎食用。
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胃肠肝胆科医师李柏贤表示,一项追踪长达30多年的研究发现,每天喝2.5到3杯的黑咖啡,具有帮助健康老化的潜力,也就是年满70岁,身体活动佳,心理与认知功能正常,也能降低整体死亡率,但如果加了糖或奶精,则会减少保护效益。
益生菌要吃多久才有效?选择菌种越多的越厉害?很多人会吃益生菌来改善肠道健康,但要正确吃、聪明挑才能有感,医师李柏贤列出5大关键,其中要留意,「一吃就拉」可能含有泻药成分,也要注意别和超过40度的水一起服用,否则会让活菌阵亡。
吸菸对健康危害多,不仅是造成肺癌的头号元凶,还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对肠道与眼睛的破坏力同样惊人。医师李柏贤分享研究指出,吸菸对视力的伤害相当大,罹患黄斑部病变风险会比不吸菸的人高出12倍,严重可能导致失明。
奇异果被归类为超级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及能帮助消化的奇异酵素,但要吃对时机,才能对肠道有益。医师李柏贤指出,绿奇异果摸起来微微有弹性但不会软烂,才是完美熟度,此时酵素正活跃,是肠道最爱的状态,若太硬,对肠道的帮助会打折扣。
很多人习惯在蹲马桶时滑手机。肝胆肠胃科医师李柏贤表示,最新研究发现,相较于如厕时不滑手机的人,有滑手机习惯的族群,罹患痔疮风险高出46%,这是因为滑手机会拉长如厕时间,致使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不顺畅,久而久之,当然容易养出痔疮。
鸡蛋便宜却营养丰富。肝胆肠胃科医师李柏贤表示,鸡蛋不同的烹调方式,会对肠胃产生不同影响,水煮蛋或蒸蛋,因低油脂且易于消化,是胃肠健康的最佳选择,而煎蛋或炸蛋因含有较多油脂,可能刺激胃酸分泌,不适合胃炎、胃溃疡或胃食道逆流患者。
有些人遇到压力大、疲累时候,会藉由大吃大喝来疗癒自己,不过,胃肠肝胆科医师李柏贤表示,研究发现,只要连续5天暴食,例如狂吃洋芋片等高热量加工零食,就能对肝臟代谢与大脑发生影响,不仅肝臟脂肪显着增加,也容易让大脑对胰岛素变得迟钝,日后更难有饱足感,对美食自制力也会变差。
心情不好不妨来颗橘子吧。林口长庚胃肠肝胆科副教授李柏贤表示,哈佛研究发现每天吃柑橘类水果,例如橘子、柳橙、柚子的女性,其罹患忧郁症的风险比摄取量最低的族群降低22%,原因可能是柑橘类水果,有助维持肠道益生菌生长,进而促进血清素与多巴胺产生,因此能让人有好心情。
吃对油更长寿。肝胆肠胃科医师李柏贤表示,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常吃奶油者会比少吃的人,增加约15%的死亡风险,但每天只要用约2茶匙芥花油、橄榄油、大豆油等植物油,来代替奶油,就能降低17%死亡与癌症死亡风险,其中又以增加芥花油的使用,降低死亡风险幅度最明显。
爱喝咖啡吗?胃肠肝胆科医师李柏贤分享哈佛大学的研究,每多喝1杯纯黑咖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风险可降低10%,若加糖或代糖,保护力就会下降,若同时加糖与代糖,几乎抵消掉对第二型糖尿病的保护力,不过,咖啡虽好,却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建议别空腹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