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技術處昨(2)日於南港展覽館台灣醫療科技展中,發表由金屬中心開發的「全球第一套智慧多椎節手術輔助系統」,並見證達明、聯合骨科、秀傳醫院、高雄榮總醫院、艾彼達等單位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攜手投入國產自主研發機器人輔助脊椎手術系統,建構高階與智慧醫療系統生態鏈,協助國內的醫材產業再次升級。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台灣醫療器材產業近年積極導入ICT技術進行研發,去(2020)年產值已達新臺幣1,270億元;而興起的機器人手術系統乃100%依賴進口,近五年進口金額達新臺幣680億元。

為了讓精準醫療更上層樓,金屬中心整合關鍵技術如光學3D複合定位、手術導航、手術輔助機械臂,發表全球第一套「智慧多椎節手術輔助系統」,可應用於3椎節以上脊椎手術的精準定位系統,相較於國外業者已投入臨床使用的手術系統,因受限於定位標體積過大,僅適用於2椎節以內之手術治療。

經濟部技術處以科專資源補助金屬中心開發相關技術,成功突破定位標縮小化之光學定位技術瓶頸,定位精度≦1.5mm,對於日漸複雜需要大面積、多目標的手術環境及更精密的臨床手術需求,提供更佳的解決方案。

該套系統規畫於111、112年進入臨床人體試驗,申請美國FDA 510k與臺灣TFDA許可證,目標使國人使用該套系統開刀自費的負擔降低至10萬元內。

#定位 #研發 #光學 #輔助系統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