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牧回想,當時他還是一個組長,管信託業的第一個印象是921震災之後的「遺孤信託」。當時921大地震後許多孩子的父母雙亡,小孩子得到外界和政府的資助,這些錢不少,但當時也發生一些其他長輩家人要侵吞的個案發生,怎麼讓這些錢真正用在這些小孩子身上,就靠信託。
也因此,他對信託的第一個印象,不是金錢信託,而是這些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有個力量能夠幫助他們、讓他們成長,對信託的印象第一個就是「遺孤信託」。
黃天牧指出,他知道在他提的六個方案中,信託2.0計畫恐怕會遇到非常多的挑戰和困難,因為信託業或信託部門,在銀行組織裡面,這過去十幾年來,理財當道的情況下,信託部門要重新獲得銀行高層的重視,給予它足夠的資源,給予從事信託業務人員足夠的誘因和獎酬,是需要一段時間。
另外,社會大眾對安養信託等信託商品觀念是否建立等,都需要讓大家了解。「不期待信託業因這一兩年調整就立刻脫胎換骨,這需要一些時間,觀念和文化的形塑」。
銀行局組長陳香吟指出,目前金管會「信託2.0計畫」已開始將整合性信託業務推動表現納入對銀行理專的薪酬考核與對分行的KPI要求,並從三方著手,一是加強培育信託人才;二是要求銀行提高信託部門位階;三是要有獎金誘因,由於信託的獎金是銀行要自己產生出來,所以要提升銀行對信託的重視,對後台人員、有貢獻度的就要要給獎金誘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