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知名火鍋店連鎖企業海底撈21日公布盈利預警,預計2021年由盈轉虧,全年虧損人民幣(下同)38~45億元。海底撈在疫情爆發期間快速展店,又於2021年下半年大規模關店,成為虧損主因。公司營收則預計超過400億元,年增逾40%,創歷史新高。
中國基金報引述海底撈公告指出,預期虧損主要歸因於2021年300餘家餐廳關停及餐廳經營業績下滑等因素,導致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虧損規模合計約33~39億元。
股價方面,海底撈於2018年9月港股上市,兩年半內從約15港元攀至最高85.77港元,市值將近5,000億港元。但自2021年2月至今,海底撈在一年內暴跌77%,市值大幅縮水逾3,500億港元。21日該股收報19.08元,跌幅為5.5%,市值1,063億港元。
海底撈於疫情蔓延的2020年間展店超過500家門市,2021年上半年再加碼擴增300家,截至2021年6月,海底撈全球門市總數高達1,597家。隨後公司發覺戰略失誤,因而急踩煞車,大舉關閉300家門市。
海底撈董事會主席張勇曾對此表示,是「盲目自信」錯判疫情趨勢,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
此外,新開門市出現邊際效果,同時導致翻桌率下降。面對疫情持續的挑戰,海底撈指出,若門市平均翻桌率低於每天四次,原則上將不再規模化擴店。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2018年至2020年淨利潤合計約43億元,截至2021年上半年,仍盈利9,400萬元。但進入下半年後,因展店布局失誤,將公司上市三年的利潤在半年內幾乎虧光。
但海底撈高速擴店也造就公司2021年全年營收有望創下新高,預計超過400億元。
海底撈指出,為提升集團營運表現,公司於2021年11月推行「啄木鳥計畫」,由執行董事兼副執行長楊利娟領導。海底撈也實施積極措施控制租金及其他營運成本,嚴謹管理資金並運用信貸融資和股本融資途徑,確保現金流穩健及現金狀況良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