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去(2021)年三角貿易對經濟成長有很大的貢獻,三角貿易是指「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貿易模式,雖然生產不在台灣,但由於接單、供應生產原料等統籌工作在台灣,因此台灣可以從這項貿易活動取得可觀的收入,扣除成本之後即「三角貿易淨收入」或稱為「三角貿易毛利」。

據經濟部調查,去年我國海外生產比率降至51.6%,遠低於前一年的54.0%,為九年來最低,然而主計總處近日估計卻發現去年「三角貿易淨收入」首度升破300億美元,達354億美元,比前一年大幅成長50%,不論金額或成長率皆創下歷史新高。

何以海外生產比率降低,三角貿易卻創新高?主計總處官員表示,這是反映去年三角貿易的毛利率升高,也就是每單位三角貿易所賺的錢更多,依主計總處估計,去年三角貿易毛利率升至7.0%,為2007年以來最高,加以去年外銷訂單大幅成長,海外生產比雖下滑,但整個海外生產規模是擴大的,因此三角貿易淨收入大幅成長,並創新高。

我國業者自2000年以來大舉西進大陸投資設廠,使得「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活動日趨活絡,2005年三角貿易淨收入升破100億美元,2014年超過200億美元,去年已超過300億美元。

依主計總處估計,去年三角貿易淨收入的成長,貢獻了經濟成長率0.5個百分點,而去年經濟成長是6.45%,換言之,去年經濟成長率能在6%以上,三角貿易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成長 #三角貿易淨收入 #擴大 #經濟成長 #三角貿易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