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報告指出,矽碳負極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放電平台合適等優點,有潛力成為下一代鋰電池主要的負極材料。過去數年矽碳負極材料因為售價較高、配套產業鏈不成熟等因素,發展不如預期,但許多電池廠自2021年加大量產矽碳負極的動力電池產品,不少負極企業同樣開始投資建設矽碳負極產線。
中金公司舉例,不僅特斯拉的4680電池,包括寧德時代、廣汽、國軒高科在2021年都曾發表使用矽碳負極技術的電池產品與解決方案,這象徵該材料產業化條件成熟、需求有望在2022年大幅提升。
中金公司預計,在動力及消費電池帶動下,2025年全球矽碳負極需求量有望達到20萬噸,需求大增。預計矽碳負極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自在動力及消費電池中滲透率的提升。在消費用矽碳負極技術較成熟的考量下,預計2025年滲透率有望達50%,對應約7萬噸矽碳負極需求。
在市場關注的動力電池方面,中金公司指出,矽碳負極受益於產業鏈配套逐漸完善,預計2025年用於圓柱、方形動力電池中的滲透率有望分別達到35%、20%,對應約13萬噸矽碳負極需求。
中金公司指出,若矽碳負極材料需求大增,包括奈米矽粉、補鋰劑、矽碳負極黏著劑、奈米碳管導電劑、新型電解液添加劑等配套材料有望同步受到帶動。中金公司預計,到2025年,矽碳負極材料需求增長有望帶動奈米矽粉、補鋰劑、奈米碳管導電劑需求分別達到2萬、2萬、32萬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