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會晤蔡總統時說,訪問團來台是表達對台灣的支持,也是美國堅定信守承諾的保證。在俄烏戰事延燒之際,我們不禁想問,一旦台海武力相向,美國究竟要用什麼方式支持台灣?以什麼行動信守承諾?
俄烏戰事如火如荼,美國總統拜登此時指派穆倫率領訪問團乘專機訪台,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等人也在蔡總統所提的「關鍵時刻」抵台,美國兩波重量級人士訪台背後考量似不單純,令人聯想究竟美國在這東西兩大「陣地」,打的是什麼算盤?
俄烏之戰能否結束,仍是未定之天。不可諱言,俄羅斯入侵他國固然該受譴責,但美國及其主導的北約近年不斷東擴,將部隊及基地開到人家門口,也不可能期望俄國總統普丁展雙臂歡迎。換位思考,1962年的古巴危機就是最好的寫照。
但開戰後拜登總統立馬表態不參戰,往好處想,是限縮戰事規模;從壞處想,卻給人背棄盟友烏克蘭的感受。
如今美國不斷表態支持台灣,售台武器、通過友我議案、要員訪台,誠如蓬佩奧所言,「若不從歷史汲取教訓,不對抗無視他人自由及獨立的威權主義,且不及早行動,我們將被捲入一場更大規模的衝突。」但他透過演講及臉書不斷呼籲:「美國應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我們想問,美國一旦改變台海現狀、兩岸武力相向,美國能出兵助台嗎?美國部隊要進駐台灣嗎?還是第一時間就宣布不參戰?
打一場有限戰爭,對美國最有利。台海生事既落實北京的惡棍形象,更有利美國重返亞太,坐實老大哥地位。但台海不同俄烏,北京也非俄羅斯,結局更難逆料。只不過遇上這場棋局,美國能承諾台灣什麼?台灣該好好思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