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連日來已有17條不明原因傳播鏈待溯源擴大篩檢,清明連假將至,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30日強調,民眾要有COVID-19流感化的認知,不必太恐慌,但必須做好兩件事,就是落實戴口罩,人多的地方少去,不得已出外時,除了飲食就不要脫口罩。
台灣近日本土疫情多點多線炸開,面對即將來臨的清明連假,南來北往會不會造成大流行?政府是否需要將防疫等級升為三級警戒?對此,王任賢認為,百姓要維持正常生活,防疫升級就代表百姓生活要受限,明明就知道病毒已經流感化,為何還不讓百姓維持正常生活?
至於民眾該如何自保?王任賢表示,不必恐慌,全球都有認知COVID-19已經流感化,要與病毒共存的準備,被感染就像感冒一樣,有症狀就去篩查,一旦確診就接受治療。
但王任賢也呼籲,民眾這段時間要做好兩件事,就是加強戴口罩的頻率,並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出外時除了飲食外,不要脫口罩。
王任賢也呼籲政府此刻要加強落地篩查,在機場的篩檢不能鬆懈,地方政府則是要嚴守動態清零,遇有確診者必須擴大篩查,迅速揪出感染者、輕重症分流,這樣就算確診人數逐漸增加,也還能在可控範圍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