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引發油價飆漲,全球油市劇烈震盪,國際能源總署(IEA)趁勢推出降低全球石油消耗十大撇步的報告,呼籲各國政府透過政策工具落實相關建議。
■From reducing speed limits to car-free sundays, IEA has a 10-point plan to cut oil use.
國際能源總署(IEA)日前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若要達到降低能源需求目標,調整高速公路的速限是一個可行方案,最高速限應至少降低10公里(每小時)。
此項建議是總部設於巴黎的IEA發布全面降低石油用量十大招的其中一招。
報告表示,「根據我們的估計,光是已開發經濟體全面實施這些措施,四個月內每日石油需求量就可減少270萬桶。」
IEA進一步補充說,270萬桶原油相當於中國所有汽車的石油用量。若是新興經濟體部分或全部採用這些措施必然可擴大減低石油用量的效果。
IEA此分降低石油用量的十點建議正值俄羅斯在2月份入侵烏克蘭後,原油市場正面臨大震盪。
油市陷入緊急狀態
俄羅斯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國,但在其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後,導致多個經濟體試圖尋求減少降低依賴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的對策。
IEA執行董事畢羅(Fatih Birol)透過Zoom舉行記者會表示,當前油市正陷入「緊急狀態」。他還警告,接下來幾個月情況「可能還會變得更糟」。在此一背景下,IEA減少石油用量的其他九項建議包括:
‧如果可能的話,每周在家工作三天。
‧城市周日實施無車日。
‧降低公共運輸成本,鼓勵民眾步行和騎自行車。
‧若有其他選擇時,盡量避免商務航空出差。
‧盡量乘坐高鐵或夜間火車,取代搭機出遊。
‧大城市限制自用車的使用。
‧提升汽車共乘。
‧宣導貨卡與貨運節能駕駛。
‧加速採用電動和「更具能源效率」車輛。
IEA的報告指出,減少石油使用絕不能總是一直都是臨時措施,永久減少用油量的好處多多,不僅可以改善能源安全,還可以解決氣候變遷問題和減少空氣污染。
降低用油 仰賴政策配合
報告還補充說,政府其實擁有「可以在未來幾年內降低石油需求的所有政策工具」,這將支持強化能源安全和實現重要氣候目標的相關政策。
許多國際組織不斷呼籲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實際上要實現此一目標是項艱巨的任務。舉例而言,目前開在路上的絕大多數汽車仍然使用汽油或柴油,而能源公司則持續探勘新的石油和天然氣田。
不過,IEA也坦言,其大多數降低石油用量的建議需「仰賴政府措施的配合,才能改變消費者的行為」。
法國生態轉型部長龐貝莉(Barbara Pompili)為IEA的報告背書,她表示,法國以及所有歐洲國家都必須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尤其是盡快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
龐貝莉指出,「不管是為了對抗氣候變遷,還是為了我們的能源主權,這絕對是必須做的事情,IEA今天公布的方案提供了一些有趣的點子,有些剛好與我們尋求石油自主的想法不謀而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