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周收17,025點,周漲20.91點,日均值在2,500億元附近徘徊,以指數量縮價穩的整理。

Fed主席鮑爾上周四在華盛頓出席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持的一個討論會,這是在5月利率決策會議(FOMC)前的最後一次公開談話,鮑爾表示,抑制通膨「絕對必要」,且「提前進行調節」的觀點是有道理的,5月份的會議上將討論升息50個基點,且再次提及許多委員支持一次或多次升息50個基點來抑制通膨。他並表示,不期待通膨能真正在3月份觸頂,故仍會迅速讓利率達到更中性的水平,有必要時可能達到緊縮的水平。

同時鮑爾認為美國就業市場過熱,雖然過熱對勞工是好事,但若「熱得不可持續」,Fed將為就業市場降溫。就業市場供需失衡加劇,引發經濟學家擔心這可能會引發工資螺旋式上升,又進一步被推高。

鮑爾無論在通膨或就業前景探討,結論皆導向快速升息,且認為目前市場反應是適當的,此言論被解讀為鷹派,造成股市震盪,即使目前市場已預期5月和6月會議各升兩碼。

快速升息已引起新興市場的危機,斯里蘭卡近日宣布將暫停償還外債後,上周又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了幫助請求,斯里蘭卡成為烏克蘭戰爭導致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的第一個主要受害者,這也預示著其他新興經濟體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回到股市,台股上周五盤面與費半指數有連動性,在於幾檔高本益比IC設計股、矽晶圓股的重挫,與輝達(NVIDIA)和超微(AMD)股價走勢破底,都是提前反應縮表和升息將影響高價股的資金動能和本益比。

投資策略:

市場還是有正面訊息,美國投行預計美企將輕鬆擊敗華爾街的盈利預測,標準普爾500指數對於第一季度的普遍盈利預期「過於悲觀」,該指數中的公司有望獲利優於預期4~5%。

另隨著亞洲製造商在Covid-19封鎖後重新開工,供應鏈危機的另一次激增即將到來,這可能會導致美國港口出現新的延誤,根據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的數據,目前貨物從亞洲的工廠到達美國倉庫平均需要111天。一旦工廠恢復生產,他們將爭先恐後地履行訂單,這可能會進一步拖累美國的海運樞紐,但對運價是利多。

此外,16奈米(nm)製程WiFi晶片產能本季開出,料況逐步好轉,隨零組件漲價稍歇,對下游網通公司的營運正面。

工業電腦除亦可受惠缺料緩解,成本壓力減輕,有利於毛利率與獲利改善外,在「通用場景描述」(USD,用於交換3D計算機圖形數據的框架),逐漸獲得美國大廠支持後,「工業元宇宙」產業長期展望逐漸可見。

#普遍 #升息 #通膨 #反應 #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