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專家多認為,短線或有漲價題材帶動之效,但類股長線營運恐遭受紙漿原料及能源成本上漲、加上匯差等壓力,看法中性以對。

在俄烏戰爭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部分木片轉替代燃媒發電,使國際木片價格大漲,造紙業的短纖、長纖漿價也隨之創高。面對成本壓力,華紙繼4月已調升售價5~7%後,5月準備再調漲8%,6月也不排除再上漲。

漲價題材吸引資金注意,華紙3日成交量暴增11倍、破1.4萬張,簇擁股價一度漲停,終場上漲9.4%,股價叩回20元大關,收在20.95元,領先大盤重返月線。不只華紙,造紙族群一起「嗨」,寶隆、永豐餘、榮成、正隆、永豐實、士紙等全面成交量翻倍增加,其中,以榮成增加7倍、破2萬張最多。

不過,德信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林信富提醒,類股多留上影線,代表市場追價意願不高。這波行情短線反映調漲利多,以民生用紙漲幅較大,但在美聯準會(Fed)升息打通膨的當下,他認為原物料沒有太長線的題材,並指出近期新台幣貶值,意味石油、紙漿採購成本增加,漲價能否完全消化匯差是一大問題。

對於每個月藉調高產品售價、以轉嫁成本壓力,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也以中性看待。他進一步表示,儘管紙漿價格大漲,不過海運缺櫃缺倉,下游客戶出貨受阻,成品紙需求不佳,調漲產品售價後,有打壓需求之虞;紙漿原料及能源成本上漲的壓力,加上下游成品紙需求欠佳,恐導致利差惡化,因此看法中性。

#調漲 #紙漿 #華紙 #漲價 #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