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認為,美國企業的IT支出將比中國大陸企業更持久,鑑於新冠肺炎擴散所造成的供應不確定性,大廠可能會更加積極地採購伺服器零組件,然而,大摩也看到超大規模企業正在減少支出預算,陸企獲利不如預期,需求疲軟現象,可能影響未來對伺服器需求。
此外,伺服器更換周期的延長,也可能會影響未來幾年的出貨量增長。
大摩也發現,新一代伺服器平台的上市時間,可能會推遲到2023年第一季度,之前的計畫是2022年第四季,主因在供應方面,新晶片的良率低於預期,以及軟體問題。
同時,在需求端,新一代伺服器平台性價比較低,更換周期也在拉長。因此,大摩預計更換周期平均從1.5~2年,延長至2~2.5年。這可能會給晶片廠帶來下行風險,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賴規格升級的公司。
大摩仍然看好信驊,但新一代伺服器平台延遲上市,將減緩市占率及其他新產品成長,因此,下修信驊2023年及2024年每股盈餘預估,投資評等由「優於大盤」降至「中立」,目標價降至2,400元。
在大陸部分,由於核心業務增長放緩,騰訊的雲端資本支出在2022年第一季下降21%,低於2021年第四季度的小幅增長。中國大陸僅占整體雲端資本支出的20%。
總體而言,雲端資本支出的成長,在2022年可以持久,但高成長也已經持續了兩到三年。大摩認為,到2023年,資本支出成長速度可能會放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