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各國央行已陸續拉高利率,債券資產收益率在今年來修正後明顯提高。投信法人指出,回顧過去十年歷經金融危機、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升息年度往往對股市較為不利,但下跌後一年幾乎都有迎來回漲契機。科技非投等債在下跌期間相對抗跌,上漲幅度則更勝一籌。

法人指出,自疫情爆發以來,企業紛紛聚焦在延長債券到期日,統計在2025年底前,市場僅有20%的債券到期,多數債券到期日介於2026~2029年之間。在債券殖利率攀升之際,此舉等於打開壓力閥,更有助減緩殖利率攀升對企業的衝擊。此外,科技非投資等級債相對科技股更具防禦力,待升息高峰過後,更可望展現上攻力道,展現攻守兼備優勢。

台新策略優選總回報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怡慧表示,美國經濟呈現放緩,數據部分已進入技術性衰退,唯非投等債利差大於500個基本點,多數債券價格已反映衰退預期,但市場預估僅為溫和衰退,因此,非投等債在大幅修正後,逢低買點浮現。目前非投等債市場殖利率來到10%,在歷史上非常具有吸引力,高殖利率足以補償風險損失,是很好的進場點位。

群益全球優先順位非投資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徐建華指出,截至今年第二季止,非投資等級發債企業的營收與獲利已經連續六季強勁年成長率,即便面臨景氣降溫,相對優異財務體質足以應對政策緊縮影響。

#多數 #衰退 #企業 #升息 #殖利率